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代
A.决策程序行之有效B.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C.中央集权日趋完善D.继承前代政治制度
2020-09-1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丞相权力相对较大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权力分散制约皇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古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削弱相权,请予以描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的这一改革有何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国史大纲》一书中作者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与作者观点相符的历史时期是
①春秋、战国   ②隋、唐   ③宋、元   ④明、清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019-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元世祖继位后,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并由皇太子挂名担任中书省的长官。这一措施的积极作用在于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利于走向民主
C.违背了历史潮流
D.加强了地方监察
7 .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A.汉中外朝制
B.唐三省六部制
C.宋二府三司制
D.元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2019-11-13更新 | 19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热身历史试题
9 . 元世祖诏立“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有效防止重大决策的失误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力图解决宰相专权的问题
10 . 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汉朝、清朝
B.唐朝、元朝
C.唐朝、清朝
D.宋朝、元朝
2016-04-06更新 | 237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清远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