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时限

1949~1956年

1957~1977年

1978~2020年

战略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开展革命运动和生产竞赛,第一批劳模诞生。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群众积极支援前线作战,涌现出支前劳模,在新解放城市出现大批工业劳模

——摘编自田鹏颖、姜耀东《劳模文化哲学论纲》

材料二     1950年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情况(部分)

地区劳模名字称号或贡献
辽宁孟泰高炉卫士
北京李永铁路系统劳模
上海张世宝上海电力公司护厂模范
黑龙江李乐婷大力推广机械化采煤法
内蒙古自治区哈音金勤劳致富,实现人畜两旺

——摘编自姚启荣《中国劳模史》

材料三     1956430日,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全国21个民族,20多个产业的6156名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和各界特邀人士参加了会议。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65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前劳动模范发挥的历史作用。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建国前劳动模范相比,指出20世纪50年代劳动模范的新变化并分析其成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


——摘编自董惠敏《关于社会动员的扩展性评述》


从上图中任选两个阶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个阶段间社会动员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段,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入党誓词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语言,意味着预备党员与党的一种“道德契约”,是预备党员对党表达政治忠诚的重要载体。党的历史上入党誓词有不同的版本。
建党初期1921年中共创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没有规定入党誓词。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毛泽东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时,主持了党员的入党宣誓,誓词为: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共产党人》刊登的誓词我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围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作群众的模范;六、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共冀南区党委组织部印制入党誓词为: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个人的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遵守民主政府的法令、群众的决议,在任何情况下不怕困难与牺牲,为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到底。
建国初期1950年拟定的入党誓词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承认党纲、党章,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积极工作,精通业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屈不挠,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改革开放后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誓词沿用至今。

——摘编自柳宁《从入党誓词的演变中回顾党的历史》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不同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变与不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阐述史论结合,论题与阐述必须体现变与不变,表达清晰)
2022-12-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3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922年中共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195名党员总数的10.7%,到192611月工人党员占比已达60%。但是,此后的革命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据统计,1928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7月降为5.5%19309月又降至1.6%

——摘编自《中华文摘》文章《中共党员86年之交》

材料二   1953年,在636.9万名中共党员中,工矿企业的工人党员从1950年的32万余人增加到66.6万余人。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员队伍构成中的工人人数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年底,从党员的职业来看,工人为704.7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699.9万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1925万名,离退休人员为1518.2万名。同时,党组织逐步吸收新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如私营企业主。

——摘编自李贺林《新时期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6~193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及意义。
7 . 近代以来,探索救国救民的路径,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21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其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的纲领吸引了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孙中山曾与共产党紧密合作,但蒋介石不;他强烈反对共产党人的激进社会主义。他发动了五次所谓的“剿匪战役”。但共产党因其没收大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争取了广大农民而幸存下来。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共从1921-1936年为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作出的贡献。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百年演进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二大提出要“消除内乱,打倒军间,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党的七届二中金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意在使全党在即将取得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7年,毛泽东提到。“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楼……*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认为,国际上虽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44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摘编自张琳赵佳伟《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百年演进与现实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期或多个时期,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安全观”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22-04-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指我们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带领人民群众在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实践中铸就的一系列具体精神的总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老区精神、苏区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吕梁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塞罕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工匠精神、种子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等。正是这些具体的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大厦”。历史已经证明,这些精神连同其背后蕴含的优秀特质,赋予了我们党艰苦奋斗、勇敢无畏的宝贵品格。这些精神既是新时代指引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向前的灵魂向导,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不断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刘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任选两种精神或就其整体,提炼其中蕴含的共性特质,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列出精神名称,提炼准确,阐释充分,史论相符,表述清晰。)
2022-01-20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中共二大时期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1928年,中共六大党章第二章规定“凡承认共产国际和本党党纲及党章,加入党的组织之一,在其中积极工作,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这是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

材料二   1945年,中共七大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总结了党成立二十四年来的斗争经验,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56年,中共八大修改的党章中,党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92年,中共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历史。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并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要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共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历史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