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东晋王谧说:“囊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众,皆是诸胡,且王者与之不接。”到南北朝时期,西域僧人通过与帝王、士大夫、文人、平民的交往等社会活动宣扬佛学,并受当时玄学思潮的影响,僧人也开始参与清谈,佛学在核心理论上与玄学趋于一致。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佛思想在当时争斗激烈B.统治者的好恶决定了宗教存续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D.佛学迎合了中国政治统治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1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D.华夏认同增强
2023-07-08更新 | 340次组卷 | 2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天命是周王室政治权力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是天子驭下的强有力工具。春秋时期,天命不再是周天子的专属品,各路诸侯也开始将上天代理人这一角色加到自己的身上。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B.周王丧失共主的地位
C.政治权力下移的趋势D.敬天法祖观念的强化
2023-04-0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适应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2019-10-13更新 | 753次组卷 | 4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魏末北齐的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至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高低)”这说明南北朝时期
A.察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形式B.世家大族已经失去选官的垄断权
C.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D.选官变化顺应世家大族衰落趋势
8 . 锡命是天子赐予诸侯的荣誉。西周初期,诸侯一律亲赴王朝受命。春秋时,周襄王派使者到晋国给晋惠公颁布锡命,“晋侯不敬,执玉卑,拜不稽首”。这反映出(     
A.周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分封制的根基瓦解
C.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晋末年,匈奴族的首领刘渊打着“兴汉”的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并采取祖源攀附措施,即通过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的措施,极力将其族的先世史与更早的汉朝密切关联起来。刘渊的这些做法旨在(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推广汉族先进文化
C.增强华夏认同意识D.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10 . 史书记载,唐代扬州以纺织、皮革、造船等著称;成都以纺织、造纸、制盐等为重心;河北则有丝织品贡数为全国第一的定州和作为名瓷产地的邢州等;山东则有盛产丝织品的青州、造船业兴盛的登州等。这表明唐代(     
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B.手工业生产分工明确
C.城市手工业蓬勃发展D.经济重心呈南移趋势
2023-06-16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