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有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这表明当时河姆渡人(     
A.已掌握制瓷技术B.仍处于旧石器时代
C.具有尚武的精神D.具有一定审美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范例。如下表,它以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重新定义了江南的概念。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最大的城从城址区中心向外,依次有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分别被城墙和外郭墙环绕;内城面积29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为630万平方米
最早的坝在古城建设之初,规划设计和建造了11条堤坝,分别构成高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
最美的玉改进了切制抛光、琢刻、钻孔等制玉工艺,制作了种类各异的良者玉器,创造出了灿烂的良渚玉器文明
A.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B.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C.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D.证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领先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资料显示,半坡遗址发现了菜种遗存,姜寨遗址发现了猪、羊、狗的遗骨与畜栏等养殖业遗存。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形成多元一体格局B.中原地区自然环境优越
C.原始先民农业种植技术成熟D.早期农业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上海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 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是大量同时期的成年死者墓中,没有任何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明显B.玉器已成为常用器物
C.社会经济繁荣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考古发现,四川营盘山、波西等遗址的先民已经发展出原始种植业,以种植粟和黍等早地农作物为主。营盘山先民还学会了驯养家畜,在大渡河上游的哈休遗址也发现了类似情形。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四川地区(     
A.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形成
C.与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D.商品交换促进农业发展
7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511次组卷 | 9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早于世界其他文明B.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022-08-28更新 | 1672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4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考古资料显示,仰韶时代已有宗族制度。到了龙山时代,宗族制度明显和财富分化结合起来,例如,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中,葬具的好坏、墓坑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这说明
A.龙山时代出现阶级分化B.仰韶时代实行分封制度
C.龙山时代进入奴隶社会D.仰韶时代初具国家形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