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君主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C.重视农业与手工业的管理D.反映了仰韶文化的成就
2 . 姜寨聚落周围是垛沟,良渚古城周围是城墙。对比分析下面两图,从防御的角度看,良渚古城城墙的构建说明(     
A.国家已经产生B.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C.初始文明出现D.部落纷争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中,住所和贮藏坑大多是分立的,用于存放东西的灰坑处于住所之外;而在后期,贮藏室往往置于卧室的内侧或下方,得到严密的保护。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天下为公B.父权至上C.货力为己D.宗法形成
2022-05-07更新 | 896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5年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沧源岩画,其中有关手捕猴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两人拉起一张网,四面围攻,将猴子困于挂网之中。这幅岩画可以用来说明(     

A.沧源文化的主要生产方式B.新石器时代下的协作生产
C.佤族原始族群的生产活动D.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2023-05-31更新 | 399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明曙光》指出:红山文化不仅有中国最早的实体玉雕龙,而且到了其后期,作为农神的龙已随处翻飞。最新考古发现研究确认,辽河流域是龙的故乡。据此可知,红山文化遗址
A.有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B.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社会状况
C.证实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D.还原了华夏文明的基本概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狩猎经济是以杀害其他生命来满足人类生存的、把其他生命看作敌人的一种原始经济。但是通过农耕,其他生命不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形成了共生共存的一种文明形态。该学者意在(     
A.说明农业革命的意义B.宣扬多元一体发展理念
C.强调文明产生的条件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023-06-13更新 | 364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五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良渚文化的玉璧和玉琼后来演变为中原礼制的重要器物,并留下了苍璧礼天、黄琼礼地的说法,而发现于良清玉琼上的神人普面纹,后来演变成了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这表明(     
A.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存在史前文明互动B.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式的
C.长江流域在史前时期更早出现国家形态D.黄河流域孕育了商周时期的礼制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坊。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
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
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
2022-05-10更新 | 80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湖南省华容县七星墩遗址被确定为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据考古专家介绍,“盆形鼎”上的“丌”形文字距今约 4600 年,由此开始,文字的发展由最早的图案正式跨入横竖笔划发展时期。据此可知,七星墩遗址(     
A.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风貌B.形成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规范
C.证明我国已正式进入文明时代D.显示出长江流域文明起源较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古城遗址内外有几处祭坛,祭坛上的权贵墓地里,随葬了数十件精美的玉器,包括举行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些贵族墓和其他陪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相比,反映出当时(     )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C.中国大地邦国林立D.进入奴隶社会繁荣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