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考古发现,吉家庄遗址(位于山西大同)地表上散布的陶片非常丰富,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主,另见零星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磨光黑陶。所见器型主要有鬲、罐、豆、犟、双耳壶等。这说明(     
A.该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文明的代表B.大同地区是黄河流域文明发源地
C.阶级分化决定社会生活方式演进D.当时吉家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陶器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多数是在烧制陶器以前刻上的,少数是在烧制成器后,使用时添加上去的。这些刻画符号可用于(       
A.展示南方风格的彩陶艺术B.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
C.研究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D.说明中华文明更先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4 . 下面图片是小明同学在课上记的笔记,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1.周口店龙骨山
2.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3.有人工制造工具和用火的痕迹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早期人类遗存(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文化遗址发现遗存(部分)时间
湖南玉蟾岩遗址人工栽培稻种距今约14000—18000年
浙江上山遗址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距今约8600—11400年
河北磁山遗址地窖式粮仓、家猪骨距今约7600—8000年
A.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先民已成为食物生产者D.石器打制技术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称为“重瓣花朵”格局,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文化中心是外圈花瓣,构成“重瓣花朵”格局。这一理论反映出中华文明(     
   
A.起源于旱地农业文化区B.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
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已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2023-05-14更新 | 656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     
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B.实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
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
2023-01-12更新 | 78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右图是仰韶村遗址出土的月牙纹彩陶罐,表面打磨光滑,腹部装饰了一圈类似月牙的纹饰,鼓腹平底,呈红褐色。这说明仰韶文化时期(     

A.掌握了彩绘陶器制作技术B.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部落之间存在频繁的战争D.出现早期国家的雏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10 . 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早期人类创造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河滩上或者从熟悉的岩石区拣拾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这个时期应当是(     
A.旧石器时代B.神话时代C.奴隶社会时期D.氏族公社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