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我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多有不同。在这广大的地区内,许多地方发现了古人类的踪迹。这表明(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C.中华文明发展起源最早D.北方文明发展领先于南方文明
2024-03-1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2 . 良渚古城的城市结构包括城址区、水利系统、祭坛墓地、郊区聚落,遗址共发现各类台地300余处。其中城址区、水利系统均为人工营建而成,土石方量达1005万立方米。由此可推知,良渚文化时期(     
A.社会分工出现细化B.王权摆脱神权束缚
C.社会经济繁荣发展D.社会组织能力较强
2024-03-02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3 . 陶器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考古界将“陶器的存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标志”。然而,二十世纪末,在湖南永州玉蟾岩遗址出土了距今约18000年的陶片。对这一发现的合理推测,最准确的叙述是(     
A.展示了湖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重要成果B.该陶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
C.改变了考古界陶器只存于新石器时代的结论D.古人类已经善于运用科学技术
2024-03-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山西柿子滩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了鸵鸟蛋皮串珠和蚌壳饰品,鸵鸟蛋皮来自本地,蚌壳来自山东沿海据此可知(     
A.不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B.黄河流域文明领先地位
C.当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D.柿子滩人组织动员能力
2024-02-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03年,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郑家沟文化遗址发掘出土器物150余件,其中玉器50件,包含玉猪龙(如图1所示)、三联玉璧(如图2所示)、玉环、玉斧等。出土人骨点30余处,发现祭祀坑20余处。据此可知,郑家沟文化时期(     

A.国家形态开始萌发B.社会文明得到发展
C.手工业经济较发达D.社会分工逐渐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文化的居民除了种植水稻外,还(     
A.烧制了彩绘陶器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C.建有大量的神庙D.制作薄如蛋壳的陶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     
A.连续性B.创新性C.统一性D.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为公元前2900年中国部分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民族形成的曲折性B.早期国家的正式出现
C.夏商文明的区域性色彩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
2023-12-21更新 | 6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兴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非兴国班)历史试题
9 . 原始社会时,有食即餐,无食挨饿,无所谓一天多少餐;到夏、商时,实行比较规范的两餐制;春秋时期,逐步向三餐制过渡。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的发展B.礼制的规训劝导C.养生思想的流行D.小农经济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学者在浙江罗家角等遗址发现有稻谷、稻壳和稻草遗存,其年代距今约 7000-5000 多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红山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