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浙江杭州良渚文化遗址的瑶山11号墓出土了不少玉器和纺织器具。这些文物无论从种类上还是品级上都堪称良渚文化女性墓之最。由此可知,当时(     
A.养蚕缫丝技术领先B.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D.女性贵族掌握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4 . 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模式表现为“融汇”和“辐射”的双重格局。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周边众多邦国的包围之中,如同在花瓣的中心,能够博采周围各个区域的文化成就而加以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为(     
A.多元一体B.多元并存C.众星拱月D.民族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A.出现阶级分化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C.萌生出私有制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记载良渚遗址的祭祀品出现了四大等级:第一等级以大限玉礼器随葬的墓为代表;第二等级既随葬少量玉礼器;第三等级仅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为代表,第四等级以无随葬品的殉葬墓为代表。这表明良渚时期(     
A.贵族特权意识的加强B.玉礼器的价值更昂贵
C.君主权威逐渐树立D.阶级分化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据考古研究,位于山西的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遗址中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弘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管理有序的手工业区等,同类遗址在晋西南已发现70余处。由此可推知当时(     
A.陶寺先民开始聚族而居B.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异常低下
C.陶寺遗址初具国家特征D.黄河下游深受陶寺文化影响
2023-05-07更新 | 330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养马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
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通过研究河姆渡人遗址,我们发现(     
A.他们生活在半地穴式的房屋B.他们会彩绘陶器,种植粟
C.他们使用打制石器D.他们种植水稻,开始农耕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