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良渚墓葬中,体现孔武之力的“斧钺”往往是最重要的随葬器物。反山12号墓中雕刻着神徽的玉钺,更是被学者普遍诠释为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部分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人殉现象。以上材料说明良渚文化(     
A.军事实力强大B.社会等级差异显著C.神权色彩浓厚D.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     

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
3 . 在山东考古发掘的100多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猪的头骨。有的墓中埋葬着成套成组的上百件陶器,而有的墓中随葬品却很少。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社会贫富分化加大B.社会经济分工扩大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原始农业日益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龙”形象的塑造,如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圆雕玉龙、浙江良渚出土的龙首纹环、河南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等。它们的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具备了“龙”形象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     
A.原始先民的华夏认同B.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C.奴隶社会的精神诉求D.手工技艺的高超精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穿洞人”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入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2024-03-22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曾一度被称为“甘肃的仰韶文化”。这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历史悠久B.世界领先C.多元一体D.魅力独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山西柿子滩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了鸵鸟蛋皮串珠和蚌壳饰品,鸵鸟蛋皮来自本地,蚌壳来自山东沿海。据此可知(       
①柿子滩人萌生审美意识               ②当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
③不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④柿子滩人进入文明阶段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牛河梁坛、庙、冢,到江淮地区的凌家滩墓地和环壕聚落,再到中原地区以双槐树为代表的河洛古国遗址,在距今5500—5000年各地均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璧琮璜”玉礼器和“鼎豆壶”陶礼器为标志的古国,它们恰如满天星斗,构成了中华文明初曙阶段的多个源头。而且,由良渚、焦家、凌家滩、牛河梁等遗址中的史前先民所创造的玉器、陶器和棺椁等一整套礼仪制度,开启了我国礼乐文明的先河。

——摘编自方辉《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

材料二没有周公就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摘编自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制礼作乐的影响。

9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生活器皿品种丰富。学者们往往将出土的陶器作为一个遗址乃至一类考古文化的代表,如半坡彩陶、龙山黑陶(“蛋壳陶”)等。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造(     
A.诱发了社会贫富分化B.以种植业兴起为前提
C.得益于游牧转向定居D.具有多元性和共通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