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出土的彩陶中可见少量写实性画面,其中《鹳鱼石斧图》(示意图如下)最为典型。有考古学家认为这幅画最发人深思的地方,是把鹳衔鱼和石斧这两类不相干的事象一并画在专门为装殓成人尸骨的陶缸(棺)上。由这一疑问可以推断,此画反映了(     

A.墓主人生前的事迹成就B.渔猎是当地主要生产方式
C.原始绘画艺术的集大成D.仰韶文化诞生了早期国家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阅读原始社会两个分布图,指出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代表遗存、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代表遗存。
(2)结合示意图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022-08-19更新 | 36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如图所示为良渚文化遗址示意图。良渚遗址有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有水坝等大规模水利设施,内城中部有大型殿堂式建筑。古城周围分布着大量的祭坛、墓地、居址、作坊,级别最高的墓地随葬有600多件玉器。该遗址可以反映出(     

①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   ②早期国家形态的萌芽
③血缘纽带的逐渐松弛   ④生产力水平发展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下面是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考古发现这些遗迹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这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高峰
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5 . 下表所示为某校高一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各组同学收例的史料搜集清单。据此可知,这次活动
索材任务说明
甲组半坡彩陶通过搜集陕西半坡遗址出上的彩陶上的图案,探究半坡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乙组玉蜻岩遗址的石器搜集湖南玉蜻岩洞穴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型,探讨其与稻作农业的关系
丙组红山文化临弗搜集辽河流域诸定居村落遗址的欣弗形制示意图。探讨古人类的精神生活变化轨迹
丁组三星堆的金器和玉器搜集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不同造型的器具,对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展开探讨

A.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特征
C.阶级分化和国家的产生D.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2021-1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公元前5000年以来中国主要新石器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这说明,我国
A.区域文化在交融中发展B.先民活动受到地域限制
C.远古北方文化长期领先D.文明起源的多元化特征
2021-11-07更新 | 467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A.社会等级森严B.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神权色彩浓厚D.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如图为《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一书中良渚古城考古平面示意图,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B.表明早期中国已具备较完善的国家形态
C.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D.可以佐证新石器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2023-11-2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兴化市2023-2024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