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新世纪以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点科研项目的推动下,考古学家对河南中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4000年前后)遗址开展了考古调查,相关信息如下表。以上考古调查信息能够说明(     
城址名城址面积(万平方米)聚落面积(万平方米)文化类型备注
登封王城岗3240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城墙环壕
新密新砦7028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城墙环壕
禹州瓦店40+5050+56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城墙环壕
温县徐堡2040王湾三期文化王湾类型
博爱西金城30.8(城内25.8)王湾三期文化王湾类型疑似城墙遗迹
安阳后冈10后冈二期文化
辉县孟庄12.7后冈二期文化
淮阳平粮台5(城内3.4)5造律台文化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该区域文明最早具备国家形态
C.区域内文化发展存在差异D.夏王朝存在有充分的考古证据
2023-12-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1372座墓葬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大汶口
随葬品件数/件座数/座比例/%
043131.4
1-563846.5
6-1019013.8
11-20795.8
21-50272
50以上70.5
A.早期国家形成B.神权色彩浓厚C.贫富分化明显D.社会分工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范例。如下表,它以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重新定义了江南的概念。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最大的城从城址区中心向外,依次有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分别被城墙和外郭墙环绕;内城面积29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为630万平方米
最早的坝在古城建设之初,规划设计和建造了11条堤坝,分别构成高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
最美的玉改进了切制抛光、琢刻、钻孔等制玉工艺,制作了种类各异的良者玉器,创造出了灿烂的良渚玉器文明
A.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B.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C.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D.证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领先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黄河

A.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产生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国早期文明(       

时期

西部

东部

公元前2500年

陕西龙山文化

河南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公元前3200年

庙底沟二期文化

大汶口文化

公元前5000年

仰韶文化

青莲岗文化

A.相互之间交流频繁B.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
C.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发展具有均衡性特征
6 . 下表为我国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
长江流域稻谷颗粒1万年左右
黄河流域粟粒仓储8000年左右
辽河流域碳化小米7600年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     
A.生产工具的改进B.文明的多元一体特点
C.小农经济的出现D.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
2023-10-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5800年)动物骸骨遗存分类(单位:个)。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凌家滩(     

物种

丽蚌

梅花鹿

大型鹿科

小型鹿科

数量

4

1

1

12

1

8

1

20

500

A.物产丰富生活富足B.劳动生活方式以渔猎采集为主
C.社会组织能力强大D.原始畜牧业已获得一定的发展
2023-10-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呈现了不同遗址的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反映了当时(     

湖南城头山文化遗址

发现距今约七八千年丰富的稻谷遗存

浙江河姆渡遗址

普遍发现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有20厘米至50厘米

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

发现4800年前的水稻和小米

河北磁山遗址

发现大量贮存粮食的窖实

A.水稻种植区域广泛B.农业技术水平较高
C.农业文明得到发展D.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表。据下表可推知中国古代早期(     

记载

出处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史记·五帝本纪》

“《山海经注》引《世本》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生青阳及昌意。”

《越缦堂读书记》

A.区域之间存在一定交流B.文献资料丰富
C.私有制得到了迅速发展D.文化认同度高
10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04-29更新 | 639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