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常作为古人祭祀时通天神之媒介。人与神有着森严的等级差别,那些掌管祭神的上层人物逐渐与人民拉大距离,成为神化了的王或巫。材料所述现象(     
A.是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B.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化
C.标志早期文明走向成熟D.是当时神权至上的表现
2 . 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县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县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     
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
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D.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2022-09-17更新 | 1551次组卷 | 3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B.铁犁牛耕C.地主阶级D.财产私有
2022-07-17更新 | 585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斑纹陶文化聚落复原图


——摘编自【美】布赖恩·费根《世界史前史》

材料二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多以及交换的经常化,部落首长和家族长便利用担任公职的便利条件,在对内分配产品和对外交换中,把一部分集体物品据为己有,从而出现了私有财产。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生产劳动日益个体化,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从而进一步瓦解了氏族部落的公有制,使父系大家族公社日益走向解体,个体家庭逐步成为社会基本经济细胞。这种父系氏族、父系大家族的公有制,逐步过渡到个体家庭所有,使私有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到这时,私有制终于基本形成。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该文化遗址中呈现的经济和生活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树、大立人、面具与中原文化迥异。但在此发现的“将军盔”(即熔铜的坩埚)的样子同殷墟第一期的非常相似;铜罍同陕西城固发现的商代铜罍几乎没有区别,连花纹的作风都一样。这些都说明了
A.当时古蜀国地区已纳入商代版图B.当时的政治具有浓郁的神权色彩
C.古蜀文明受到了中原文明的影响D.青铜制造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一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里,发现了一些加工精细的小石镞(如图)。据考证,这些小石镞是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实物。这表明古人类
A.阶级分化越来越明显B.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
C.已经具备了审美意识D.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在中原地区能够找到祖型,铜尊则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同时期的铜尊特征相似。这体现了
A.早期国家的产生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阶级分化的形成D.中原进入青铜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良渚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阶段,良渚的先王们,率众来到太湖之滨,他们修城筑坝,琢玉祭天。玉器被少数有较高地位的人掌握在手中,逐渐成为王权、神权和军权的象征。良渚玉器的这一特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形成B.远古先民的审美需要
C.王权与神权的分离D.社会等级的初步形成
9 . 下图是吕克勤主编《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示意图。由此可知此时
A.社会等级森严B.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C.神权色彩浓厚D.权贵阶层开始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