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陶器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多数是在烧制陶器以前刻上的,少数是在烧制成器后,使用时添加上去的。这些刻画符号可用于(       
A.展示南方风格的彩陶艺术B.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
C.研究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D.说明中华文明更先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3 . 下面图片是小明同学在课上记的笔记,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1.周口店龙骨山
2.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3.有人工制造工具和用火的痕迹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随葬品丰富,穷人的墓中很有甚至几乎没有随葬品。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私有制的产生B.剩余产品的增加
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分化的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至今,该遗址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者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据此可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A.已经掌握了夯土建城技术B.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C.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称为“重瓣花朵”格局,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文化中心是外圈花瓣,构成“重瓣花朵”格局。这一理论反映出中华文明(     
   
A.起源于旱地农业文化区B.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
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已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2023-05-14更新 | 656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良渚文化的玉璧和玉琼后来演变为中原礼制的重要器物,并留下了苍璧礼天、黄琼礼地的说法,而发现于良清玉琼上的神人普面纹,后来演变成了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这表明(     
A.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存在史前文明互动B.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式的
C.长江流域在史前时期更早出现国家形态D.黄河流域孕育了商周时期的礼制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工具类别数量性别
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
纺轮117
石斧30
石锛60
石凿140
石刀40
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
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
9 . 在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中,考古发现了一个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氏族公社。它有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陪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这反映出姜寨文化
A.贫富分化尚不明显B.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出现早期国家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位于
A.辽河上游B.黄河中下游C.长江中下游D.珠江流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