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这是一幅反映西周时期某一制度的漫画,其内涵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D.“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2 . 2023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位列其中。该遗址2号墓地出土的金覆面长18.3厘米,宽14.5厘米,重40克,含金量达88%(见左下图)。其实之前三星堆遗址5号坑也出土了一件金面具,宽度约23 厘米,高度约 28 厘米,可以独自立起(见右下图)。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B.两地文明可能有某些联系
C.三星堆文明早于商城文明D.巴蜀文明来源自中原文明
2024-03-14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商代王位世系图(部分)。“三公二父”是商王康丁的五位旁系先王,他们经常一起受祀,祖甲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独受祀。这些做法表明当时(     

A.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B.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
C.直系血缘纽带关系强化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2024-03-09更新 | 75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下图是殷墟宫殿区铸铜、制骨、制玉、制陶等手工作坊遗存分布图。这些作坊相对集中分布在一定区域之内。这些作坊的集中分布(     
A.有利于王室的管理与控制B.刺激了商人经常刻写甲骨文
C.不利于手工业的技术传承D.体现了商人聚族而居的特点
2023-12-0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的相权可谓是由集体领导的,在这一集体领导体制下,至少有皇帝、中央政府和朝廷监督的代表三方共同构成一个集体权力机构……且这种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廷续,直至清代。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图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图2所示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些政治制度本质上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政府组织的特点,并分析这一设计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所示政府构架出现的直核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是从网络上下载的《分封制度示意图》,此图反映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宗法等级
B.贵族的大小宗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C.贵族地位的传承执行长子继承制
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紧密联系
2023-04-06更新 | 25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墟考古发掘品中有来自长江中游的硬陶瓿、长江下游的原始瓷,以及与草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羊首刀、管銎斧、弓形器等,都体现出商王朝吸纳周边文化的博大胸怀。商文化向外辐射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礼制思想以及生产技术的输出。更重要的物品是大约有16 万片甲骨文的发现。其文字内容涉及祖先庙号、祭祀活动、狩猎征伐、天文历法、气象月相、农事百工、生老病死等。它以实物资料证实中国社会已经全面结束“史前时代”。

——摘编自唐际根《殷墟是探寻中华文明之源的基点》

材料二       下表 河南省出土的古文字文物(部分)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安阳出土的大型牛骨刻辞,记载“王让争(人名)占卜一下,接下来十几天里,有没有什么事发生。果真有事。白天刮了很大的风。月黑风高的夜晚,五个羌人逃跑了”。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殷墟郭家庄出土带有“亚址”二字铭文的青铜礼乐器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河南新蔡葛陵楚墓出土竹简,记录了战国时期丰富的祭祀对象:楚文王、楚昭王、楚惠王、平夜文君、平夜子西等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山崖边距地表约1.5米深处出土的秦半两钱(秦统一六国后的货币)

拓片(或照片)


   

内容及数量:河南南阳东汉建宁四年周世雅墓发掘出土的买地铅券(铅质买地地契)

——摘编自黄剑华《商代甲骨文与殷墟考古发展》、王祁《记(考古图)著录的亚止尊)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殷墟考古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表中文物体现的时代演化特征。
2023-10-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的封建时代在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其中政治上……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当。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材料三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50年代完成。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在南方则实行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初起日趋激烈。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南北战争给当时的欧洲观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列宁认为,南北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1)阅读图1、图2,指出商和西周的国家治理形式。结合所学,阐述西周治理形式的先进之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西欧封建时代政治、经济二元对立的特点。并分析“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南北战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列举19世纪60-70年代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两个欧洲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象形字“册"(如下图),像一捆竹木简编连在一起的形状,有时加“示”旁,有用作祭祀之意,在已出土的甲骨中至少有20片出现用毛笔蘸朱砂或墨描写过的痕迹。该学者旨在说明,商代(     
A.甲骨是最重要的书写材料B.甲骨并非唯一的书写载体
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D.甲骨文主要用于占卜祭祀
2023-05-20更新 | 485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回民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