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尚书》中记载:“安则民惠,黎民怀之。”“惠者,爱也。”这句话反映出(     
A.儒家仁爱B.民本思想C.自由平等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某思想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属于(     
A.道家学派B.儒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奴隶主贵族统治衰落,地主阶级兴起,针对这一情况,老子主张(     
A.“克己复礼为仁”B.“制天命而用之”
C.“为无为,则无不治”D.“刑过不避大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该学派是(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图名为"孔子问礼于老子"。两人如果探讨社会问题,他们会在下列哪个方面有同感(     
A.面对现实大胆地革新B.为新兴地主阶级呐喊
C.高度评价西周的制度D.不满当时的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春秋末期,某思想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的学生将其为人处世之道概括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据此可知,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A.老子的“无为”B.孔子的“仁”
C.墨子的“兼爱”D.邹衍的五行“相生相胜”
2023-02-25更新 | 27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为孔子的一些经济思想。由此可见,这些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治民观

赋税观

节俭观

生态观

诚信观

货值观

居敬行简

敛从其薄

宁简毋奢

取物有节

无信不立

待贾而沽

A.无为而治B.重农抑商C.戒奢从简D.以民为本
9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5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思想家主张(     
A.“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尚贤”
C.逍遥自由D.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