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刘邦“约法三章”的记载。由此可推知
史籍记载
《史记》(刘邦)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汉纪》(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三国演义》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A.史籍记载的真实可靠性B.西汉政府意图取信于民
C.汉政权取胜的重要保证D.小说没有史料研究价值
2 . 下表所示为反秦起义者的构成情况。据表中信息知,反秦大起义
主要力量身份
大泽乡发难者出身于贫苦农民的九百成卒
响应者魏故宁陵君咎、楚怀王孙心、楚贵族景驹、楚国大将之后项羽率子弟
英布,本是骊山刑徒,率“群盗"响应
少数民族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等
A.得到了社会众多阶层的支持B.是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的暴动
C.由东方六国旧贵族领导发动D.源于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激化
3 . 学者研究发现,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反秦的人都是下层来的,少有中层来的,从民间钻出来的下层人士,吸收了中层里散乱的成员,构成了反秦队伍。秦代的缺失是中层与下层的疏离。其意在强调秦朝
A.郡县制的成效有限B.中央权力尚未集中
C.基层管理制度欠缺D.官吏集团效率低下
2021-11-03更新 | 790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国到秦朝,改变的不仅仅是国土面积,更是一个政治体制的升级,但当时的人民,显然没有也不愿做好成为统一国家的思想准备,所以秦国短命而亡。这种说法认为秦亡的原因是(     
A.国家认同感缺失B.违背了历史潮流
C.过度地滥用民力D.阶级矛盾的激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历史文献有关秦末的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出处
“诸郡县苦秦交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方二千里,莫不响应”“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史记·张平陈余列传》

A.统治阶层内部争权夺利严重B.人民群众纷纷加入反秦斗争
C.政府娀酷压迫致使起义爆发D.起义军内部隐彍着分裂危机
6 . 关于秦朝速亡的原因,历代文人多有探讨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感叹“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失在于政(暴政),不在于制(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探讨
A.折射出史料记载的混乱B.形成了对专制弊端的共识
C.表达了反对暴政的诉求D.彰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7 . 自古以来,关于楚汉战争的“戏说”“演义”颇多,使得学者对楚汉战争的观点从过程,性质再到主要参与者的脾气、性格都莫衷一是。关于楚汉战争的历史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放弃在富裕的关中称王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
B.“约法三章”表明刘邦及时纠正秦朝弊政
C.楚汉战争是农民军领袖间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
D.“霸王别姬”反映了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
2021-10-1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史载秦朝“衣服旌旗节服皆上黑”。秦末民间盛传“赤帝子杀白帝子”的异闻,刘邦在楚地沛县举旗反秦,“帜皆赤”。刘邦此举意在
A.顺应社会审美取向B.恢复楚国民风民俗
C.获取反秦民众支持D.神话自身帝王形象
9 . 有学者提出,秦朝迅速衰亡并不是新制度的原因,而是(关)东与西(秦)文化在认同上存在重大冲突所致。在当时,虽然大家都认为需要一统天下方能解决周制弊病与战国乱局,但这个统一天下的新主,在整个关东六国看来,绝不应当是秦国。对该学者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东方六国崇尚仁义与秦国大相径庭B.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
C.六国对解决战国乱局的看法不统一D.秦朝因施行暴政导致灭亡
10 . 有学者指出: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
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
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0-10-09更新 | 785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县级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