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2 . 《汉书》记载,颍川太守黄霸以“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后汉书》记载,丹阳太守李忠“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记载了东海郡19个长吏的升迁情况,其中有70人升迁与黄霸、本忠相类。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察举制逐渐被时代淘汰B.官吏选拔程序日趋规范
C.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政府重视社会经济发展
3 .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诸侯王,高帝初置,……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帝绥和元年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诸侯国相职责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诸侯国相地位的下降B.诸侯王治国权被剥夺
C.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4 . 文景时期,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而《汉书·食货志)载:自秦以来农民无地或少地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葛出土木椟记载:市阳里5个月征收了14次赋税、当阳里三个月征收了11次赋税。这表明当时(     
A.消除了土地兼并的危害B.人地矛盾已经开始出现
C.农民赋税负担大大减轻D.农民赋税负担依旧繁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2月,西安市灞桥区江村东侧的一座被称之为“江村大墓”的西汉大型墓葬被盗,后经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了此大型墓葬为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在以下能够证实墓主人身份的信息中,最为关键的是(     
A《史记》载:“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欲为省,毋烦民。”考古发掘中亦发现江村大墓陪葬物品相对简朴。
B元代文献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清代陕西巡抚在凤凰嘴立碑,上书“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距凤凰嘴约2公里。
C西汉帝陵实行“同茔异穴”的制度,即皇帝与皇后墓同处一个陵园,但各有墓穴。江村大墓距汉文帝窦皇后陵约800米,两墓四周发现了围墙,构成了一个陵园系统。
D江村大墓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中司空丞”等多枚汉代官署印章。
A.AB.BC.CD.D
2023-02-11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菜谱中亦记载丰富的牛肉菜品,如牛肉羹、烤牛肉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法律制度流于形式B.自耕农生产遭遇了困境
C.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豪强地主势力日益膨胀
7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20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西汉政治词汇中,常看到“拨乱反正”。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西汉前期,起到“拨乱反正”作用的措施是
A.吸取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诸侯王B.奉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
C.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D.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2022-06-25更新 | 545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初统治者反思了秦朝“举措太众,刑罚太极”,因而“兵皆罢归家”。《汉书》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邀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京师之钱累百万,贯朽而不可校。……人人自爱而重犯法。”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行政制度革新完善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统治政策的合理调整
2022-12-11更新 | 24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汉代史书中有关朝廷处理侯王借贷问题的部分记载。从中可以看出汉代
记述出处
汉文帝前元四年,河阳侯陈信“坐不偿人责(债)过六月,夺侯,国除”《史记·高祖功臣者年表》
汉武帝元鼎元年,旁光侯刘殷“坐货子钱不占租(交纳租税),取息过律,会赦,免”《汉书·王子侯表》
汉咸帝建始四年,陵乡侯刘诉“坐……—货谷息过律免”《汉书·王子侯表》
A.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B.经济手段是解决侯国问题的主要方式
C.政府重视规范社会上借贷行为D.严厉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缓解土地兼并
2022-03-22更新 | 113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