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汉光武帝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同时注意整顿吏治,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君主的政治权力B.减少中央的财政开支
C.促进民众的政治认同D.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揽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这能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B.外戚势力膨胀
C.豪强地主横行D.宦官把持朝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东汉画像石,画面中描述的主要是豪强地主庄园生活,上面一格主要刻人物,下面一格刻庄园的一角。在这个庄园的院落里,正在进行杂技表演,主人及其家属、侍从正在观看:而另一个房间里的织女却在继续从事着纺织生产,有的纺纱、有的络纱、有的摇纬、有的织布。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B.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D.与民休息政策成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司马光在谈及东汉“党锢之祸”时认为:东汉党人生逢乱世,不在其位,却热衷于“臧否人物、激浊扬清”,欲以口舌之利挽救国家社稷;他们撩毒蛇之首、践虎狼之尾,以致自身身受极刑,同道之人就此沉沦。由此可知,在司马光看来,“党锢之祸”
A.源于东汉党人缺乏政治斗争的智慧
B.彰显了党人以“儒”治国的政治理念
C.是导致东汉由盛转衰最直接的原因
D.反映了宦官集团对党人的利益侵犯
2021-11-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西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末天下大乱,汉献帝全无皇帝的尊严,袁术完全无视其存在,公然自立为帝,成为对手攻击的有力借口,很快败亡;曹操始终没有迈出取而代之的最后一步,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反映了
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社会对君权神授的蔑视
C.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力强大D.豪强地主势力威胁皇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西汉的诏令文本中,皇帝多以“奉宗庙”的身份呈现。从东汉宣帝开始,诏令文本中出现了唯一较为固定的另一种皇帝身份“承大业”。此举旨在
A.彰显继承先王功业的正统性B.推动宗法制度瓦解
C.强化君权神授理论的影响力D.加快解决王国问题
2021-04-27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