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前期,作为地方乡官里吏的乡三老,孝悌、里正和里父老等多“有修行,能帅众为善”,协同有秩、啬夫等乡官征收赋税徭役、教化民众。西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樊重“赀至巨万,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阎推为三老”的现象。有学者推算,东汉乡官里吏一般由有资产十万钱以上富人担任。这一变化(     
A.增强了郡县官员对地方的影响B.体现出察举制度影响力的丧失
C.易导致基层与中央政权的离心D.折射出儒学正统地位遭到冲击
2024-03-29更新 | 433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住宅、楼阁、院落、粮仓、磨房、猪圈、马车和农夫等,还可以看到在住宅附近的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些画像砖、画像石(     
A.是庄园生产生活的反映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形成
C.体现出薄葬习俗的变革D.反映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汉末有范升九岁,“通《论语》《孝经》”。东汉初王充,“八岁出于书馆”,因学习出众,“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东汉末有马续“七岁能通《论语》”。荀爽“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汉顺帝梁皇后“九岁能诵《论语》”。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汉代(     
①科举制的社会认同度高   ②社会思想活跃
③基层社会教育的体系化   ④儒学的世俗化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