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划分十三州部,分设刺史,刺史担有巡视监察官员和豪强之职,并可向朝廷推举秀才;东汉时期,州逐渐变成了凌驾在郡之上的地方行政机构,刺史甚至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等大权。 这一转变(     
A.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B.埋下了军阀割据的严重隐患
C.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监察D.导致察举选官制度完全失效
2024-03-15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东汉豪强地主占有了大量的土地。荀悦说“今豪民占田或至数百千顷”,仲长统也说豪强地主“膏田满野”,“田亩连于方国”。以此为基础,豪强地主不仅垄断了担任郡县曹掾佐吏的权力,而且可以由此升为政府中的高官。材料最能体现(     
A.土地兼并导致东汉衰落B.豪强地主经济实力强大
C.政府鼓励豪强土地兼并D.经济地位影响政治等级
2024-03-03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后汉书·百官志》载,“郡国盐官、铁官本属司农(九卿之一),(光武)中兴皆属郡县。……及洛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中兴皆属河南尹。”原先属于中央管辖的手工业机构,亦都交给地方管理,实行只征收赋税,不参与直接经营的政策,东汉的手工业政策(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B.有利于民营手工业发展
C.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024-02-06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前期,经过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较西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仍未恢复到西汉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A.自耕农经济衰退B.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C.统治区域的缩小D.地方农民起义的频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士人经历了西汉时由游士到儒士,东汉时由儒士向士大夫的转变,从体制外走入体制内。吕思勉对此评价说“自西汉以前,言治者对社会政治竭力攻击:东汉以后,此等议论渐不复闻。”这反映了(     
A.以文教治天下成为共识B.儒家政治伦理趋向强化
C.士人参政意识持续提升D.社会治理机制日渐完善
6 . 秦朝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帝、景帝治理却打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年代“文景之治”,东汉又因为土地兼并导致黄巾起义引发军阀割据。问历史事件之间的启示是(     
A.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就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D.皇帝的好坏是王朝兴衰的关键
2024-01-12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双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今四川省彭山县出土的东汉《舂米》画像砖。图上有一谷仓,图左有二人并列踏碓;右下有二人正做米与糠的分离工作。该文物可以用于印证(       

A.官营手工业技术状况B.自耕农的粮食种植与加工
C.庄园经济的协作劳动D.农业耕作方式的日益完善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西汉武帝时期,中央王朝对夜郎等“西南夷”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先是派唐蒙出使夜郎会见夜郎王多同,得以在夜郎及周边“旁小邑”设县,中央政府采取“分巴割蜀”方略设置了犍为郡。接着征调巴蜀等地人力和物力,在秦“五尺道”基础上,修通从焚道(今四川宜宾)直抵烊柯江的“南夷道”(亦称夜郎道)。夜郎内附后,设置烊柯郡。

铜车马属于辎车,马由首、尾、颈、足、躯、耳等11段装配,除双耳外,其余9段钧用砂模空心浇铸,铜壳菲薄,铸技高超。马的神态逼真,昂首翘尾,鬃毛平整,竖耳咧嘴作嘶鸣状,十分矫健。车属双曲辕车,双轮十二幅。卷曲成U形覆瓦状的车棚厚度仅1毫米,轻柔如纸,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汉墓中的车马里最完整的一个。

——节选自贵州省博物馆文物“铜车马”讲解词

东汉铜车马为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请根据博物馆的相关文物介绍,提取信息,多角度阐述文物反映的时代特征并认识考古文物的价值。
2024-06-0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东汉时期的社会性质,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释放奴婢”是推动“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重大惠民措施。《后汉书·仲长统传》中也有“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的人口)万计”的记载。

有人据此得出,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强盛。为豪强地主劳动的,大多数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所以奴隶是东汉时期主要的劳动者,东汉时期的中国仍处于奴隶社会。

也有人提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是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东汉时期的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但仍存在奴隶制残余。

——据《后汉书》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对材料中某一种观点肯定、反对或修改均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4-01-0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12月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三国志》中有“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余壁(营垒),……得户二万,兵二千人,令就田业”、“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黔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林历山四面壁立,高数十丈,径路危狭,不容刀楯,贼临高下石,不可得攻”的记载,该材料意在强调(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是当地政府官员据险而建
C.军事防御的同时带有庄园经济色彩D.国家基层治理能力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