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为避免重蹈西汉覆辙,东汉光武帝严格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但最终东汉还是让“后宫之家”成了政权的主要掘墓人。据此可知,两汉败亡的原因之一是
A.穷兵黩武B.宦官专权C.土地兼并D.外戚干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颁诏书,以长安为中心正式确立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安徽天柱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同时确定四渎:江,河,淮、济。确立“五岳四渎”的目的在于( )
A.彰显封建王朝的正统性B.强化都城周边军事安全
C.确立传统朝贡体系地位D.调整王朝地方行政区划
2022-04-24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为东汉墓出土的陶制望楼陪葬品,下为方形池塘,池垣上有吹奏、迎宾、执弩等九俑,池中央矗立三层方形望楼(有瞭望示警功能),第一层门内正坐一俑,第二、三层平台上各有2个吹奏俑、2个执弩俑、1个立俑。此类陶制望楼较常见于东汉中晚期的墓葬中。这反映了当时(       
A.百姓娱乐生活丰富B.豪强地主庄园遍布
C.佛教影响世俗生活D.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2022-04-22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东汉“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委子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交互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东汉皇帝大多年幼无知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外戚宦官群体势均力敌D.宫廷政变成为政治常态
5 .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甘英西行经过许多地区,这些地区“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凡山川道里,风土人情,物类出产,珍禽怪兽以及社会历史制度,“莫不备写情形,审求根实”,在此过程中,甘英也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据此可知,甘英西行
A.打通了同大秦直接贸易的商道B.有力地配合朝廷对匈奴的打击
C.增进了朝廷对亚洲各国的了解D.实现了汉政权联系大秦的目的
6 . 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他们的反抗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据此可知,当时
A.外戚把持朝政B.吏治需要整顿C.割据势力猖獗D.政治腐朽黑暗
2022-03-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东汉十三州分布示意图,它反映了当时
A.南北经济水平趋向平衡B.中原地区是古代经济中心
C.中央行政体制重大调整D.多民族国家版图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汉末年荀悦说:“诸侯不专封,富人名田逾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大夫不专地,(富)人卖买由己,是专地也。或曰,复井田欤?曰否。专地,非古也;井田,非今也。”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荀悦主张恢复过去的土地制度B.说明当时的土地买卖现象盛行
C.反映了战国时生产关系的变化D.说明东汉土地私有制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甘肃武威汉滩坡东汉墓出土的木简记载了东汉光武帝的"度田"制度。按照要求,基层官吏必须在每年五月丈量核对土地、清查户口,隐匿田地三亩以上,就要受到惩处。又据《后汉书》记载∶"河南尹张极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光武帝的"度田"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彻底铲除庄园经济
C.提高土地使用效率D.阻碍小农经济发展
2022-02-19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和帝继位时年仅十岁,其母窦太后临朝称制,重视窦氏宗族。汉和帝驾崩后,继位的汉殇帝不足百天,其母邓太后代子称制,邓氏戚族专权于朝。由此可见
A.“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B.皇帝依靠外戚加强统治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外戚干政源于皇权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