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图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     

A.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B.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2 . 河治理工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流域发展历史脉络

图2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治水历史及代表事件

——摘编自左其亭、邱曦等《黄河治水思想演变及现代治水方略》


根据材料,围绕“黄河治理与民族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是江苏省铜山县洪楼汉墓出土的画像石(部分)。画像石的上层为迎宾人物图,下层右侧刻墓主人及其家人坐在殿堂上观赏杂耍,左侧屋内有几个妇女正在编织劳作。画像石上不仅人物众多,形象准确,而且表情动态、身体姿势也各有特点。据此判断,以上史料能够用于佐证(     

A.庄园生活的丰富B.社会矛盾的激化C.科技成就的突出D.政治危机的到来
2024-04-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面为汉墓出土的《农作·养老图》,此图上部为双羊嘉禾图;中部左侧为一谷仓,旁边的大树下跪坐一持鸠杖的老人,正准备接受从房中走出者捧送的谷物;下部左侧为水田和水塘,田内长有稻禾,塘内有小船、鸭、鱼、莲荷等,右侧为一干栏式谷仓,仓前二人在踩碓加工谷物。这反映了汉代(       

A.北方农耕生活精细化B.已存在居家养老的模式
C.儒学渗透进农耕文明D.庄园经济功能相对完善
2024-03-24更新 | 17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
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像砖、画像石是贵族官僚营建墓室的装饰品,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是画像砖的繁荣期。画像砖、画像石分布的地区很广。从现已发掘的情况看,以黄河下游为中心,北到北京,南到云南,东到山东,西到四川雅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出土汉画像砖、画像石有数万之巨。画像砖、画像石画面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车骑出行、属吏、谒见、幕府、尊贤敬老、讲学传经等;墓主庄园、手工作坊的劳动景况;墓主日常生活方面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民俗的场景,表现商业集市活动的情况。其它还有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祥瑞事物等。

汉代广泛使用铁制工具.创造并推广了“耦犁”,使粮食亩产成倍增长。可是在史籍上关于“耦犁”的记载只有“二牛三人”四字。陕西米脂东汉画像石“牛耕图”中,再现了这种二牛抬杠式的耕作方法,使今人对“耦犁”一目了然。

——摘编自《论汉代画像砖(石)文献的史料价值》等

材料二   汉代农耕画像石的生产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每个地区的农耕图像又具有模式化的生产特点,这种模式化主要体现在画像石农耕题材“母本”的相同,农耕图所依附的建筑构件载体相同。相比于鲁、苏两地,陕北出土的汉画像农耕图模式化特征最为明显。……汉画像农耕图无意于展现汉代农耕、纺织技术,更谈不上传播汉代农耕、纺织等生产技术,而是画像石生产者(主要代替孝子)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符号化的农耕、纺织图像,来满足逝者在彼世的衣食需求,从而达到所谓的孝道,并祈求子孙后代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摘编自解树明《汉代农耕画像石模式化生产与意义表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作为史料的价值。
2024-05-1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刺史制度的实施
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D.地方豪强的崛起
2024-01-23更新 | 3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今四川省彭山县出土的东汉《舂米》画像砖。图上有一谷仓,图左有二人并列踏碓;右下有二人正做米与糠的分离工作。该文物可以用于印证(       

A.官营手工业技术状况B.自耕农的粮食种植与加工
C.庄园经济的协作劳动D.农业耕作方式的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图为东汉中后期的坞壁式庄园建筑。图示建筑多以坚实、高大、封闭、高防御性为主,周边筑有高墙,四隅均建有角楼,大部分庭院内还建有了望楼,以供登高望远、预警等之用。据此推知,这种建筑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安平逢家庄壁画墓中的庭院图
A.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B.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C.军阀割据造成的危害D.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的《庄园图》(见下图)画面上群山环抱,庄园里面有走廊、房间、坞壁。厩栅中养着马、猪、羊等家畜,还有牛耕、采桑、沤麻、养鱼、狩猎、酿造等景象。由此可知东汉庄园经济(     
A.商品经济十分繁荣B.采取多种经营策略
C.放松对外安全防范D.产品以交换为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