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攻、民政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
C.东汉皇帝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
2021-07-07更新 | 549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和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年,三辅地区(今关中平原一带)和三河地区(俗称关东或“山东”,崤山以东黄河流域一带)户口统计表,据此推知东汉时期
汉平帝元始二年汉顺帝永和五年
人口人口
三辅地区(关中)6471802436360107741523860
三河地区(关东)75458627702884617992383188
三河与三辅比率%116.6154.8428.6454.9

(注:以三辅地区为100)

——据《汉书•地理志下》与《续汉书•郡国志一》记载

A.政府重视发展山东经济B.经济中心逐渐东移
C.大量人口由西往东迁移D.豪强地主经济发展
2021-05-24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农民“无立锥之地”;王莽改制,加重掠夺,致使农民倾家荡产,绿林赤眉应时而起;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毒害、敲诈百姓,“民不堪命,纷纷起义”。据此可知
A.两汉农民起义原因完全相同B.两汉农民阶级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统治阶级激进改革激起民变D.农民起义根源在于阶级矛盾激化
2021-11-16更新 | 3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段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125年冬天,洛阳暴发了大疫,朝廷在十二月的诏书中说是因为“阴阳不和”导致“疫疠为灾。”第二年即公元126年正月甲寅诏中又说:“奸慝缘间,人庶怨读,上干和气,疫疠为灾。”……“冬十月丁亥,司徒朱伥以疾疫罢”,企图以此达到消弭疫灾的目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疫灾分布的时空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汉代疫灾应对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A.扶植豪强地主B.强化中央集权C.以“柔道”治天下D.遏制地方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东汉末年,孙坚(孙权之父)在讨伐董卓过程中意外得到传国玉玺,一时间“天命所归”的流言纷起;刘备一直号称自己是汉朝皇族的后裔;曹丕更是效法古人,通迫汉献帝上演了一出“禅让”大戏。这些信息表明当时
A.正统观念影响深刻B.宗法制度得到重建
C.封建迷信逐渐扩散D.王政复古成为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