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中,司马迁将经济活动分为农虞工商四种。东汉时,“虞”这一利用山泽之利的行业在民间已经消失。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政府强化对经济控制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工商业者力量的壮大D.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A.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B.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2022-09-09更新 | 921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汉时,“父老”作为关注地方利益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对各种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往往能够得到当政者的积极回应与采纳,如南顿父老向光武帝进言免除十年田租,光武帝虽然没同意,但还是免除了两年的田租。由此可知,汉代(     
A.中央集权面临危机B.地方豪强干政
C.社会治理协调互动D.农民负担沉重
2022-09-07更新 | 50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东汉明帝时期,“天下安宁,民无横徭,岁比登稔。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于(洛阳)城东,粟斛直线二十”。由此可见,当时政府(     
A.损害农民利益B.主导社会救济C.控制粮食贸易D.保障粮食安全
2022-09-03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5 . 图1、图2所示均为河北安平汉墓壁画中的部分关于当地庄园生活的修复图案,其恢宏的场面和宏大的规模印证了《史记》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这类庄园的兴起(     
A.缓解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得益于政府的重农政策
C.侵蚀了皇权专制的根基D.挤压了商人的利润空间
2022-08-25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2023届高三8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末期,王莽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建立后,一切官僚机构的名称都恢复西汉旧制,唯有“三公”遵从王莽的改变。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又去掉“三公”前面的“大”字,增设将军,使其地位和“三公”相等。这反映出东汉初期(     
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B.三公制度逐渐瓦解
C.官僚政治趋于成熟D.中枢制衡机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是摘编自范晔《后汉书》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集中反映出(       

记载

篇目

光武中兴,锡光为交趾(今越南北部),任延守九真(今越南河内以南),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婚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

《南蛮西南夷列传·序》

东汉“栾巴……迁桂阳太守。以郡处南垂,不闲典训,为吏人订婚姻丧纪之礼,兴办学校,以奖进之”

《栾巴传》

东汉“北匈奴入辽东……辽东太守陈禅)于学行礼,为说道义以感化之”

《陈禅传》

A.“光武中兴”局面B.儒学的教化功能C.“以吏为师”政策D.东汉中央集权制
2022-08-14更新 | 20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摸底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东汉与西欧庄园】

材料一   与田庄盛行相伴随的,是大量流民的出现。换言之,大土地所有者发展的基础是无数自耕农的失业,这当然不是一夕之间的事,东汉初年,光武帝提倡节俭宽厚,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使王莽篡汉以来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势力崛起,他们“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为社会稳定计,汉政府一度对商业活动采取敌视和钳制的态度,加之士农工商的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不少商人财运亨通后却没有将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扩大再生产,而是兼并土地、求田问舍,因为这能够帮他们提升阶级——“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甚至有不少商人“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凭借着自己的经济优势走向了统治阶级。

材料二   西欧庄园的形成,其主要动因不是土地买卖和兼并,相反,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古罗马开门揖盗,出现三世纪危机,民族大迁徙,蛮族入侵。入侵后的日耳曼蛮族论功行赏,剥夺了大部分罗马贵族的土地并进行重新分配,大肆分封。在这种分封之后,土地的流动总体来说就很缓慢了,西欧各国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实行了分权的贵族政体,此为封君封臣制。也就是说,各地方领主(一个与地主相对,但同时兼有政治权利和经济优势的身份)在他的庄园/封地内是有实权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汉田庄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田庄相比,西欧封建庄园有什么不同。
2022-08-10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022-07-14更新 | 7206次组卷 | 69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因西汉末年外戚势力膨胀,侵夺皇权,导致王莽代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以防止外戚专权,明、章二帝继续奉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     
A.避免了外戚干政在东汉出现
B.导致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坐大
C.因形势变化而没有贯彻始终
D.使东汉陷入了宦官专权局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