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汉时期人们性格直露,言行激烈,急躁易怒,较少谦让。而东汉时期“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在生活中人们身体力行,谦让蔚然成风,并且谦让的范围十分广泛。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东汉时期社会普遍崇尚礼乐谦让B.礼仪受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直接影响
C.两汉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截然不同D.儒学发展推动了社会风气的嬗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所用到的知识最可能记载于
A.《石氏星表》B.《九章算术》
C.《神农本草经》D.《黄帝内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杜笃的《论都赋》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它把以往天子、王侯生活的题材转化为关乎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反映出
A.汉赋深受时局的影响B.汉赋词藻华丽的特点
C.汉赋创作主体的变化D.东汉赋文学水平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由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020-11-21更新 | 156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
2020-09-19更新 | 1417次组卷 | 6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世界各国文化中大多不乏人文精神。尤其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苏丽娜、陈利音《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兼议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泠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背景。
7 . 为适应汉武帝强化权威的需要,儒家公羊学派以《春秋》“君亲无将,将而必诛”,主张对谋反的淮南王进行诛杀,后又以“大复仇”思想为汉武帝出击匈奴提供理论依据。但公羊学派坚决反对盐铁专营政策,甚至以天降异象为由,认为汉朝气数已尽,要求皇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据此可知汉代儒学
A.开始成为政治附庸B.政治诉求过于理想化
C.积极干预现实政治D.宣扬天人感应的学说
2020-06-26更新 | 130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
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
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
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
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日:“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其体现的文学特点是
A.句式灵活、自由不羁B.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C.语言朴实、叙事生动D.沉郁顿挫、映照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