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少数民族“崇尚儒学,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反映了当时 (     
A.汉族政权强制少数民族汉化B.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民族融合强化了文化认同
2022-07-22更新 | 752次组卷 | 23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日:“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2022-06-14更新 | 613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5-2016学年西藏日喀则地区一中高二10月考历史卷
3 . 北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措施
A.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B.恢复了北方农业生产
C.加速了北方人民南迁D.实现了北方再次统一
2022-01-15更新 | 597次组卷 | 2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022-11-13更新 | 693次组卷 | 158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这样一条轨迹: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B.中国历史有两次分裂与统一
C.民族交融为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D.隋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顶峰
2021-02-28更新 | 671次组卷 | 19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北魏朝廷用语、军中号令皆为鲜卑语,汉人入仕,也要先学鲜卑语,在各级政府机关,都设置“传译”,负责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沟通。迁都洛阳后,孝文帝规定以汉语为正音,30岁以下的官吏立即改说汉语,违者罢官降爵。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南北统一
C.消除了语言差异D.促进了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2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D.实行“两税法”
2023-07-2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乱不断,始终处于分裂状态B.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凸显
C.民族交融,分裂中孕育统一D.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10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B.游牧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农业化过程
2024-01-0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