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东吴的屯田(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022-07-27更新 | 1318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2021-11-09更新 | 195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汉末年,刘备在成都铸造“直百五铢”大钱,重量为五铢钱的三倍,可当100枚五铢钱使用;孙权称帝后,东吴发行钱币“大泉五百”,重十二铢,与500个五铢钱等值。孙刘的措施
A.加重了对民众的剥削B.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冲击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快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画像砖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的两块画像砖出土于甘肃魏晋古墓,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
2023-01-16更新 | 266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69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2021-11-20更新 | 463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1972年在嘉峪关市发掘的魏晋砖室墓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据此,可推断:
A.画像砖主要反映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B.丝绸之路在魏晋时期得到极大发展
C.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D.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融入到汉民族
2022-05-11更新 | 2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曹魏时期,购买物品、计算物价均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此后三百余年,钱币在北方偶尔使用,但流通为时较短。北魏孝文帝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迅速B.商品经济发展不足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