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末,王室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始终未取汉献帝而代之。曹操薨,汉献帝下诏退位,禅让皇位于曹丕,后者故作推辞,“三让”后方答应接受,是为魏文帝。得知曹丕即位,刘备亦自称皇帝,仍用汉的国号。这表明
A.曹氏父子尊崇汉室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曹魏实力强于蜀汉D.正统观念影响深刻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段的朝代更迭,对该时段典型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220年263年266年280年316年317年4世纪下420年439年
曹丕
建魏
曹魏
灭蜀
司马炎
建立晋
西晋
灭吴
匈奴
灭晋
司马睿
建东晋
氐族
统一北方
南朝
开始
北魏
统一北方
A.战火不断,文化枯竭B.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C.北方动荡,南方开发D.四分五裂,局部统一
3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的“?”应分别填上
A.西汉、蜀、北魏、陈B.东汉、蜀、北魏、陈
C.东汉、陈、北魏、蜀D.西汉、陈、北魏、蜀
2022-01-21更新 | 246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A.B.
C.
D.
2022-02-14更新 | 247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古代中国居民大规模迁移有两个方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进入黄河流域,二是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中下游以南。这两种大迁移的相同影响是(     
A.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平衡B.引发了民族矛盾和斗争
C.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D.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2-10-21更新 | 257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B.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C.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D.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是牧人,不是野蛮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也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该学者的观点(     
A.意在强调少数民族比汉族更为先进B.侧重于分析华夏观念形成的背景
C.辩证地认识了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D.说明了民族交融趋势加强的动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动乱导致人口外流,但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损失,甚至还可能有所增加。有学者指出:“十六国时期中原六夷的总人口数应不少于汉人,甚至稍多些。”这一现象导致中原地区(       
A.社会风俗彻底胡化B.游牧文明得到推广
C.夷夏纷争社会动荡D.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2023-07-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列少数民族中,不属于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的是       (  )
A.匈奴B.犬戎C.鲜卑D.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