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两晋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置有单于左、右辅,其下设都尉,用以统领六夷,即匈奴、羯、鲜卑、氐、羌与乌桓等少数民族;又置左、右司隶,其下设内史,用以管辖汉人。这体现了
A.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B.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
C.儒家文化影响力扩大D.少数民族的正统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D.南方经济发达
2022-03-05更新 | 904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树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对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辖区①所示政权后来建立前秦实现全国统一
B.辖区②所示政权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
C.辖区③所示政权的灭亡标志着三国鼎立结束
D.辖区④所示政权定都建康属于六朝政权之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对表中涉及的历史阶段认识正确的是
A.“先帝”是指汉献帝B.三国对峙呈现均势
C.魏蜀吴均灭于西晋D.南方地区得到治理
2022-03-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以来,酥油茶或奶油茶逐渐在北方盛行。同时,中原汉世家大族也都喜食肉、乳酪,并带到了南方。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少数民族汉化B.民族差别消亡C.民族交融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
2022-01-20更新 | 2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晋实行占田制,官员根据官品不同占有数量不等的土地,并有数额限制。对普通民众则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据此可知,占田制
A.防止政治腐败现象发生B.有效杜绝土地兼并
C.保障国家赋税收入稳定D.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2022-01-12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网上训练历史试题
7 . 据《晋书·舆服志》记载,魏明帝喜戴刺绣小帽。这种小帽原来是北方少数民族女性所戴,用彩锦织成,色彩艳丽,传入中原以后男女通用,南朝一度盛行。这表明魏晋时期
A.男女社会地位平等B.族引领社会风尚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D.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操父子……他们的诗文,反映了时代的动乱和动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他们诗文的风格,慷慨苍凉、意境深沉却又富有生气。”这一文学流派出现的背景
A.曹操暂时统一全国B.曹操父子荣登帝位
C.东汉末年社会动乱D.七国之乱,民生凋敝
2021-12-1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晋鉴于(曹)魏朝的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同姓王可以“入秉机衡,出作岳牧”。此举(     
A.稳固了西晋统治秩序B.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
C.清除了魏朝残余势力D.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
10 . 山越人是居住在孙吴统治地区的少数民族。孙吴与山越人的战争,几十年连续不断。以下是史籍中的有关记载。下列对吴国伐越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史学著作记载内容
《三国志·吴书》公元234—237年,诸葛恪征讨丹阳郡山越,一次得兵四万人
《吴志》诸将征讨山越所得士兵人数加起来,已不下十三四万。吴亡时,吴国士兵人数大约二十多万,其中山越人约在半数以上

A.根本目的是扩大其兵源B.反映了吴国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C.促进了江南的民族交融D.使吴成为实力最强的割据政权
2021-1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