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     

注:图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
A.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C.元朝蒙古人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相关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马昭发兵灭了蜀和吴B.司马睿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C.十六国时期,各民族频繁接触,民族隔阂消失D.前秦政权于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情况如图所示。

上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     
A.关键在于文化认同B.在复杂形势下的趋同性
C.在过程中的互动性D.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67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西晋时期储君在位时间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西晋( )
姓名储君在位时间结果
愍怀太子通290年8月~299年12月9年余被废为庶人,永康元年(167年)三月被贾后烯诏所杀
濮阳王荂300年5月~301年正月8个月被害
襄阳王尚301年5月~302年3月10个月被害
清河康王覃302年5月~304年2月1年余被废,永嘉元年(307年)二月被杀
成都王颖304年3月~304年12月9个月被废
A.政治斗争比较激烈B.中央集权遭到动摇
C.储君来源渠道较多D.君主统治普遍短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接受了他们的服装和食物等。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B.农业发展C.畜牧养殖D.饮食习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少数民族“崇尚儒学,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反映了当时 (     
A.汉族政权强制少数民族汉化B.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民族融合强化了文化认同
2022-07-22更新 | 752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末,王室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始终未取汉献帝而代之。曹操薨,汉献帝下诏退位,禅让皇位于曹丕,后者故作推辞,“三让”后方答应接受,是为魏文帝。得知曹丕即位,刘备亦自称皇帝,仍用汉的国号。这表明
A.曹氏父子尊崇汉室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曹魏实力强于蜀汉D.正统观念影响深刻
10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16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