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魏实行屯田,由各州郡设置典农中郎将等主持屯田,其中民屯田租很重,通常是“持官牛田者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西晋统一后,颁行占田课田制,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一变化(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加剧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C.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D.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A.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B.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D.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2024-04-10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晋灭亡以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都采用了曹魏的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巩固、衰亡相伴始终。这反映出(     
A.胡汉之间文化差异的消失B.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C.九品中正制蕴含正统观念D.儒家治国理念发生巨大变化
2024-03-11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6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奶酪、油酥的技术,北方汉语中也充斥“胡虏”之音。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A.人口迁移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特征
C.政权更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D.丝路贸易丰富中原经济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史书观点
《三国志》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魏书》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数量巨大,使中原地区出现了胡化趋势,少数民族物品、生活习俗、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对中原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很大。   同时,少数民族进 入中原后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文化和汉人习俗,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据此可知,这 一时期,民族交流的特点是(       
A.双向互动、互相吸收B.不分彼此、共存发展C.汉胡平等、彼此尊重D.和平交往、永无战争
2023-02-20更新 | 12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以来,酥油茶或奶油茶逐渐在北方盛行。同时,中原汉世家大族也都喜食肉、乳酪,并带到了南方。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少数民族汉化B.民族差别消亡C.民族交融加强D.经济重心南移
2022-01-20更新 | 24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2022-01-19更新 | 349次组卷 | 18卷引用:历史(湖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