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曹丕在接受汉帝禅位后,立即实施了迎合中原名门望族的九品中正制;孙权的家族久居江东,在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中颇受拥戴;“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也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而得以称帝。由此可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实质上缘于(     
A.自然地理屏障的客观阻碍B.小农经济的分散保守特征
C.豪强地主势力的分区制衡D.各地军阀的治国理念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     

注:图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
A.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
C.元朝蒙古人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匈奴与其他民族交融的情况如图所示。

上图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     
A.关键在于文化认同B.在复杂形势下的趋同性
C.在过程中的互动性D.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2022-10-08更新 | 12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西晋时期储君在位时间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西晋( )
姓名储君在位时间结果
愍怀太子通290年8月~299年12月9年余被废为庶人,永康元年(167年)三月被贾后烯诏所杀
濮阳王荂300年5月~301年正月8个月被害
襄阳王尚301年5月~302年3月10个月被害
清河康王覃302年5月~304年2月1年余被废,永嘉元年(307年)二月被杀
成都王颖304年3月~304年12月9个月被废
A.政治斗争比较激烈B.中央集权遭到动摇
C.储君来源渠道较多D.君主统治普遍短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公元4世纪下半期,河西走廊分布着许多民族。如图所示氐人《耕地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差异逐渐缩小B.汉族王朝鼓励西北开发
C.区域经济趋向多样D.氐人普遍重视精耕细作
2022-05-13更新 | 71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第八次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西晋王朝沿用了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有别于内郡的官印制度。如图为西晋王朝颁赐给氐族部落首领的金印。这反映了西晋时期
A.地方治理体系完善B.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C.民族交融日益增强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2022-04-08更新 | 46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操形象演变的过程

时期内容出处
西晋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
南朝操虽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姿。《世说新语》
唐朝君不见魏武(曹操)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张说《邺都引》
北宋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朝阿瞒(曹操)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棰。英雄只数大耳儿(刘备),仿佛芒砀赤龙子。程俱《北圃怀古》
金、蒙古阿瞒(曹操)狐媚无多罪,谁作桓文得到头。刘昂《读三国志二首》
元朝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好雄载歌舞。销尽曹瞒(曹操)万古魂,落日漳河咽。吴师道《铜雀台》
明朝刻意强调曹操装病谄叔、杀吕伯奢全家、屠徐州、哭袁绍、梦中杀人等一些情节。罗贯中《三国演义》

——摘编自曹龙《曹操形象演变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曹操形象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要求:持论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两汉时期的算赋、口赋(人头税)都是征以货币,曹操消灭袁氏势力统一黄河流域后,将其改为以户为准征以实物,规定“户出绢二匹,锦二斤”。这体现出
A.北方较南方的经济优势消失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C.战乱动荡严重破坏社会生产D.以农为本成为基本的国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魏推行的屯田制度,到魏末已逐渐遭到破坏。士族官僚支持下的西晋王朝建立后,民屯制度正式废除。之后,贵族官僚争相侵占官田,隐匿户口。原来的屯田客或投依豪门,或游食商贩,加上服役为兵者,有一半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西晋平吴以后,晋武帝开始推行占田制。规定,凡是立户丁男,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绵三斤;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70亩,女子30亩。一品官有权占田50顷,以下每品递减5顷。如果以占田之下农民的负担与屯田之下农民相比,显然有所减轻,特别是解除了屯田之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占田制对官僚士族占有土地、人口也有一定限制作用。《晋书食货志》中云:“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均平,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虽有夸大之处,但多少反映出占田制实行后,太康年间的繁荣景象。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实行占田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晋实行占田制的影响。
2021-05-20更新 | 5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