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2 . 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
A.社会高度繁荣B.民族交融加深C.江南经济开发D.政权更迭频繁
2022-01-10更新 | 510次组卷 | 15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3 . 《魏书》高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深厚的汉文化修养以及他改革的意义。其中,北魏孝文帝对民族关系发展的贡献是
A.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B.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复苏
C.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础D.巩固了北魏的政治统治
4 .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四个政权一个重要的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长安B.都处于全国分裂之中
C.都曾统一或据有过黄河流域D.都因少数民族入侵而结束
5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0次组卷 | 28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6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新的统一。此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A.西晋B.北魏C.曹魏D.前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顺应民族交融潮流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9 .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强干弱枝与重文轻武B.中央集权大为加强C.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 . 大同云冈石窟第一窟,有一尊维摩诘像,他头戴尖顶帽,具有典型的南比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在洛阳龙门石窟中,也有该题材的作品,但维摩诘像是头戴高帽,褒衣博带,与顾恺之在江宁所绘的维摩诘形象十分吻合。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
A.文化交流呈现融合趋势B.佛教信徒主要来自少数民族
C.佛教逐步与儒学相融合D.佛教传播促进生活习俗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