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如表是南北朝时期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的民族观,这可用来论证(        
民族民族观   
匈奴刘渊继位之初就历举大禹、文王之例,表明戎夷也可人主中原
苻坚将“混一六合”视为自己分内之事
鲜卑北魏宣称是曹魏政权的合法继承者,并以统一南北为己任   
A.民族观念相对狭隘B.民族差别日益扩大
C.分裂割据出现根源D.统一乃是大势所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孝文帝坚持“营国之本,礼教为先”,推动礼制改革。此后北魏朝廷有关国家祭典的讨论,皆在中原祭典的范畴内进行。孝文帝礼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理顺德治和法治的关系B.昭示北魏华夏正统地位
C.为迁都洛阳作舆论准备D.获得汉族高门士族认同
3 . 在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中,先后出现过34个政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战役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     
A.政治变迁与门阀士族相关B.分裂和动乱孕育着统一因素
C.民族冲突和民族交融并存D.政治制度承袭秦汉而有所损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1-06-13更新 | 9441次组卷 | 6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