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前秦宰相王猛曾对苻坚留有遗言:“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王猛去世后,苻坚对群臣说:“今奉命于天,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为(唯)东南一隅未宾王化。”据此可知,该时期(     
A.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B.民族交融促成华夏认同
C.正统观念影响政治走向D.南北民族矛盾逐步缓和
2 . 下图是《北魏孝文帝出巡石刻图》。图片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     
A.增强了民族的认同B.促进了习俗的多元
C.导致服饰的单一D.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023-03-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2月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图是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巩义石窟寺雕刻《帝后礼佛图》。该作品(     
A.体现了中原习俗的影响B.史料价值甚于艺术价值
C.反映了民族矛盾的缓和D.说明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4 . 下图为1972年在甘肃嘉峪关发掘的魏晋壁画。画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既有汉族牧民,也有鲜卑农民。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丝束蚕茧、绢帛和可能与缫丝有关的工具。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A.西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频繁
B.经济重心向西北移动
C.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向外扩展
D.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
2022-03-0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繁。下列选项中对如下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
C.①东晋②前秦③吴④北汉D.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
6 . 下图是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墓中壁画《采桑护桑图》。壁画中一位女子提篮采桑,一位鲜卑族男子拉弓射箭保护桑林。据此可知,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       
A.农业生产居于主导地位B.受到中原农耕文明影响
C.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D.游牧生活方式不复存在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2021年4月,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见如图),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体现。这表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状态是(     

A.战争B.隔离C.分裂D.交融
2022-07-07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图所示为北魏孝子石棺图,上面刻着中国传统著名孝子的故事。据此可知,北魏(       
A.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B.民间风俗画的技法高超
C.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D.极其推崇汉代文化艺术
9 .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壁画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小农经济农牧互补
C.社会生产多元并存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
2021-12-09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好题精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1972-1979年发掘出了大量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画中桑园、采桑、护桑、丝束、绢帛等图画应有尽有,而且还有桑蚕丝织工具图。画中有采桑女树下采桑,有童子在桑园门外扬杆驱鸟护桑,采桑的妇女既有长衣曳地的贵妇,又有短衣赤足的婢女。据此可知,当时河西地区
A.农耕经济居主导地位B.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业
C.农耕经济有一定发展D.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2022-02-15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