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2021-06-05更新 | 1411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天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
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
3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2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文理学院附中高二3月考历史试卷
4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相符的是(   
A.发生了牧野之战、淝水之战B.时代特征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C.江南区域动态开发已经完成D.儒道佛合流形成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D.佛教盛行,市民文学蓬勃发展
6 . 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7 . 下图是一部史学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这部著作的名称应该是
A.《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B.《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C.《世界性的帝国·唐朝》D.《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9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某同学设计了下列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段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2020-10-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雄心勃勃率兵伐燕,部下思北还。他说:“四海之人,皆可为与国,在吾所以抚之耳,何恤乎无民?”拓跋珪的话
A.具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B.具有大一统的家国意识
C.具有仁政亲民的政治思想D.具有崇尚武力的统治理念
2020-09-15更新 | 681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