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个说法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下列关于十六国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指北方出现的十六个政权B.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形成与南方政权南朝的对峙D.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
2 .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这一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加速民族分裂B.促进习俗合流C.推进民族交融D.复兴农耕文明
2022-01-0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八)(11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时,史传赞人多“风神夷简”“雅有远韵”之词。而十六国北朝的勋贵传记,多“性雄豪,工骑射”“明解律令,议断平允”等语,北朝士人把“以武达”和“以文通”,同等地视为振兴家门之途。这反映了当时
A.南北文化冲突导致国家分裂B.南方成为了全国文化中心
C.民族融合促使多元文化交融D.北方制度远远落后于南方
2021-12-13更新 | 1045次组卷 | 12卷引用:考点0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畜牧业经济一度在北方的主要农区大肆扩张,但在经历一段时期的繁荣之后,继而重新衰退,到北魏中期中原地区一度变为牧场的土地又恢复了农业生产。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B.各族统治者推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C.大量少数民族成为农业居民D.北方统一后汉族地主把持了政权
5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3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6 . 《魏书》高度评价了北魏孝文帝深厚的汉文化修养,以及他改革的意义。以下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从洛阳迁都到平城B.以汉服取代鲜卑服
C.与汉高门士族通婚D.禁鲜卑语,说汉语
2021-11-2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必做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以上观点的是
A.曹丕定都洛阳B.司马炎代魏称帝C.前秦统一北方D.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十六国”称谓源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书中道:“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一卜六。”崔鸿所述的这一局面
A.形成与南方政权宋的对峙B.属于少数民族政权的更替
C.结束于北魏统一北方之时D.使得民族间隔阂逐渐消失
9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  )
A.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B.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大分裂
C.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发展
10 .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材料反映了
A.分裂对立阻碍文化认同B.经济发展已趋于平衡
C.不同文化区域差异加强D.分裂中蕴含统一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