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B.畜牧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
2021-04-15更新 | 500次组卷 | 91卷引用:人教版选修一第三单元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以汉文化取代鲜卑文化B.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C.保证统治政策的连续性D.通过文化认同确立正统地位
2021-03-19更新 | 966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4 . 唐朝政府将北魏租调制调整为租庸调制,这种调整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农民得到一些生产时间
C.使农民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5 .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
A.东晋延续了西晋统治时期的政治体制B.三国时期吴国开发了江南地区经济
C.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D.十六国大都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
7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
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
2020-12-19更新 | 601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相符的是(     
A.出现百家争鸣局面B.时代特征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C.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D.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创立
9 . 据《晋书》等记载: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扈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十六国政权的相同点是
①都宣示自己政权的正统性   ②都是为了加强统治
③都是为了缓和民族关系   ④都是为了改变社会习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 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2020-11-25更新 | 7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