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李渊称帝后,“率土之众,十不存一,干戈未静,桑农咸废,调弊之后,饥寒重切”,鉴于此,武德元年(618),李渊下令唐军所行之地给复三年,自余给复一年。后又颁布《罢差科徭役诏》,宣布“新附之民,特蠲徭役,欲其休息,更无烦扰”。同年,置常平监官,以均天下之货,“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啬半羡,则增价而收”。武德二年,初定租调之法,每丁租二石,绢二文,绵二两,同时规定受田农民均可输庸代役,日绢三尺。武德四年,李渊下令发行开元通宝钱,“轻里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武德六年,发布《劝农诏》,命令州县牧宰,对追征输送,及寻常营造,一律停止。武德七年,又重新颁布均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田100款,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武德八年,李渊鉴于各地斗秤轻重大小不一,令太府检校诸州权量。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但同时,武德年间还存在“政刑纰缪,官方弛紊”的弊端,以及官员烦多、开支加大的问题,受种种条件制约李渊未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摘编自王士立《略论唐初李渊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唐初李渊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唐初李渊经济改革。
2024-01-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评述战国时代列国各有差异的状况:“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国通过战争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实现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虽然从秦代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若干鲜明的差异。但是,秦的统一已经为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已众,资费日多;吏卒增倍,租调岁减;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这样,“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良。”杨坚根据这一建议,把(北)齐、(北)周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为“大一统”奠定基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初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和隋朝的共同之处。
2022-09-07更新 | 89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