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35次组卷 | 5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人多隐冒”的现象。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核实体貌,同时还鼓励百姓相互检举、告发不实之户。统治者旨在(     
A.激化基层内部矛盾B.增加政府赋税收入
C.整顿官吏懒政行为D.加强地方教化管理
2023-12-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10-24更新 | 578次组卷 | 21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隋唐运河示意图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初,每年经通济渠调运的粮食约万石裴耀卿担任京兆尹时曾改革漕运三年间运粟入关中达万石。这说明(       
A.唐朝粮食储运体系较完善B.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C.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2023-09-12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     
A.受行省制度的影响B.意在防范分裂割据
C.遵循山川形便原则D.利于市镇经济兴起
2022-09-09更新 | 2526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国家财政重要来源。学生对6-9世纪中国人口户数变化做了相关分析,其得出的结论与这段历史史实基本相符的是(     

①图中显示Ⅰ、Ⅲ两次的人口增长与国家的统一密切相关
②图中显示Ⅱ、Ⅳ两次的人口急剧下降均由末世暴政导致
③从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推动人口数达到高峰
④图中所示Ⅴ表示中央对户口控制不力中央集权趋于衰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7-06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省内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魏之际,岭南一带是南方相当落后的地区之一。南朝时期,政府规定该地区因地制宜地缴纳贡赋,此地也逐渐实现粮食自给;到隋朝时,岭南“多以盐、米、布交易,俱不用钱”。材料主要表明
A.岭南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B.岭南地区的农、商业进步明显
C.政府扶持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D.南方经济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形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密切了政治经济重心的联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2021-03-25更新 | 681次组卷 | 39卷引用:辽宁省辽西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隋朝时,政府在黄河沿岸修建了许多粮仓,著名的有兴洛仓(今河南郑州巩义河洛镇)回洛仓(今河南洛阳小李村)黎阳仓(今河南浚县大伾山北)广通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河阳仓(今黄河北岸孟县南)常平仓(今河南三门峡西)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这些粮仓的设置意在
A.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B.发展大运河商品经济
C.加强南北方经济联系D.救济黄河流域的灾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