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列历史文献中与“镇”相关的记载,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
②自(孝文)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
③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三镇,而太原……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④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A.②①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
2023-07-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多率税商贾,以充军资杂用”,且“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贸贩,别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淄青节度使(辖地位于今山东)李师道还在三道十二州内设立铜铁官,“岁取冶赋百万”。这些史实(     
A.可以用来研究藩镇割据的财政基础B.说明藩镇割据的根源是工商业发展
C.反映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地区D.揭示唐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
3 . 历史上的移民

材料一   下表历史上客家迁移及动因

迁移时间迁移动因迁出地域迁入地域
317879中原旧地江淮流域
8801126黄巢起义皖、豫、鄂、赣等皖南、赣东南、闵西南、粤东北
11271644宋高宗南渡金人、蒙古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赣南粤东北
16451867满人南下入主中原闽西南、赣南、粤东北
及中部
粤中部及滨海地区与川、桂、湘及台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表空白处的迁移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过程呈现出的显著特点。

材料二   如果人口的分布是天定的,那么人口流动便是历史的发动机。1750年,欧洲人口约14000万,到1850年,欧洲人口迅速上升到26600万。在19世纪,欧洲人是人口向外扩张的主要种族。18211924年间,大约有5500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3400万到了美国。西方人征服、有时甚至消灭了其他民族,开发了人口密度较低的土地并定居下来。人口输出可能是近代西方崛起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战后,欧洲国家鼓励移民的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植缺,移民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1965年,英国取消了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相关法律,使得70年代和80年代移民大量流入,其中大约35%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而移民的生殖率高,因此,西方人日益担心,他们现在不是在遭到军队和坦克的入侵,而是遭到了讲着其他语言、信奉其他神和属于其他文化的移民的入侵。他们还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福利制度,并且威胁他们的生活方式。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将近1亿人,难民约1900万,处境十分艰难。

——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述》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对19世纪以来的三次移民浪潮进行解读。
2022-07-2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隋唐时期户数统计图。对各阶段户数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①—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B.②—唐玄宗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发展
C.③—安䘵山和史思明起兵发动叛乱
D.④—黄巢起义军横扫了大半个中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实为临时委派的行军总管;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边疆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行军总管开始演变成地方大军区军事长官。节度使设置的变化
A.反映了募兵制的瓦解
B.目的是增强边疆地区的军事力量
C.促进了唐王朝长治久安
D.阻碍了唐王朝的进步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唐朝后期形势图”,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黄河流域仍是王朝统治中心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解决
C.地方势力类型多样
D.地方割据势力较大
2016-11-18更新 | 817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