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唐天宝八年(749年),各道产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河北,次为关内与河东,更次才是江南及淮南。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靠赖长江地区之财富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这一变化(       
A.说明唐政府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B.促进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导致唐朝封建统治迅速土崩瓦解D.提升了由长江至黄河漕运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07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在魏州东部,四位反叛朝廷的河北节度使在这里上演了一场建号立国的闹剧。他们追溯周代的分封制度,刻意把自己的领地打扮成周代的诸侯王国,并仿照朝廷典章设置百官。据此可知,唐朝中后期(     
A.西周的分封制再现B.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C.统治区域大大拓展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以任意名目摊派赋税,造成杂税林立。780年,唐朝的粮税分配,中央提成额为215.7万贯,而地方留成额为1400万贯。这表明唐中后期(     
A.基层治理混乱B.中央集权弱化
C.赋税改革失败D.政府财政困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唐之官制,莫不善于节度使”。安禄山以节度使起兵,几覆天下。及安史既平,节度使成尾大不掉之势。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以邀命于朝。天子力不能制,则含羞忍耻,因而抚之。该学者认为(     
A.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B.政权存亡依赖藩镇的势力
C.唐后期皇权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唐后期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7 . 下图反映的是唐朝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单位:万人)。据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唐朝(     
A.中后期人口增长率较高B.人口的增减与社会环境相关
C.安史之乱后经济濒临崩溃D.皇位争夺抑制了人口增长
8 . 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他们拥兵自重,互相兼并。藩镇割据产生的最严重后果是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2021-10-11更新 | 20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9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