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06次组卷 | 34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初藩镇节度使掌管所属地区军队,朝廷另外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管理其他事务,玄宗时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据此分析,这一变化(     
A.缓解了冗官现象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减轻了边防压力D.加剧了外重内轻局面
4 . 如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现实需要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下辖的兵马、财物、徭役等,故称节度使。节度使在其地域,可以指挥军队,管理财政,甚至该地区用人大权亦在节度使之掌握,于是便形成为“藩镇”。这一制度设置
A.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了对相权的监督D.完善了国家监察制度
2022-01-12更新 | 368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021-12-28更新 | 736次组卷 | 13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学者张国刚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藩镇划分为割据型(河朔地区)、防遏型(中原地区)、御边型(西北、西南边疆)、财源型(东南地区)四种类型。并指出,在唐代后期近50个藩镇中,真正割据的主要是河朔三镇。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藩镇
A.促使唐朝开始由盛转衰B.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C.控制了朝廷的财政收入D.利于延续当时唐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唐之后,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柳宗元以“前者忘,后者系”警示君主,即前代君主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政权交接。据此可知(     
A.社会改革趋向复古B.民本思想受到推崇
C.皇位世袭受到冲击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初,府兵服役时免租调,要自备武装、衣粮,因此大多选家境殷实之人,军队中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品官子弟。安史之乱后,主要募兵来源为失地农民和无业游民,军镇节度使实际掌管了征兵权,他们往往多征镇兵,士兵只知将帅而不知朝廷。这一变化(     
A.提高了政府军队的战斗力B.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C.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D.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10 .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战争重心从原来的边疆地区变为内地,战争模式也由唐初流行的野战变为唐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比较普遍的城市攻防战。内地各处日趋注重城市防御,攻城难度增加,从而刺激了对抛石机等远射武器的需求。材料主要说明
A.战争重心从边疆变为内地B.安史之乱改变战争模式
C.现实需要促进技术的进步D.内地日趋注重城市防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