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
类型地区概述
独立型藩镇河朔地区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
防遏型藩镇中原地区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行制约作用
防御型藩镇西北边地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辱之需
财源型藩镇江淮流域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
A.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B.彻底解决了西北的边患问题
C.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022-03-26更新 | 79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据此可知
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
评论者评论内容(节选)
颜真卿(唐代大臣)天宝以后。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也。(《全唐文》)
司马光(宋代史家)李林甫为杜边帅为相之路,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失石,不若用寒唆(农耕者)胡人……”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卒使禄山领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资治通鉴)
赵翼(清代史家)及玄宗平内难,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虽安史之变不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息。惟耽乐之从—.酿成大祸而不知。(《廿二史劄记》)
王寿南(近代学者)安史之乱主要原因乃是府兵制的破坏与边兵力量的增强,亦即外重内轻之势愈来愈严重,给予手握重兵的边陲武将以侥幸夺取皇位的机会。(《隋唐史》)
A.安史之乱源于李林甫专宠误国B.唐玄宗耽于美色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C.安禄山手握重兵终致叛乱窃权D.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