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707次组卷 | 3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某学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关于唐朝的观点。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唐朝 (        
第一,唐王朝曾经的辉煌给了民众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大部分唐朝人支持唐政府的平叛行动
第二,唐王朝掌控着富庶的东南地区和相对安定的西南后方
第三,叛军残忍暴虑,加之叛军高层内讧严重,力量分化,不注重巩固自身统治
A.政府疲于应对藩镇割据的原因B.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C.政府能够平定安史之乱的原因D.地方叛乱得到迅速镇压的原因
2023-05-01更新 | 30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以任意名目摊派赋税,造成杂税林立。780年,唐朝的粮税分配,中央提成额为215.7万贯,而地方留成额为1400万贯。这表明唐中后期(     
A.基层治理混乱B.中央集权弱化
C.赋税改革失败D.政府财政困难
4 . 《新唐书》写道:“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无所不为矣。盖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藩镇割据的现象B.两税法实施的结果C.唐朝灭亡的原因D.宦官专权的危害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9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