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代十国的几十年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破坏的情形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澄清吏治、广开言路;奖励垦荒、减轻赋税、安抚流民;整顿军纪、修订刑律。这些举措(     
A.消除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病B.缓和了土地兼并严重的现象
C.为北宋结束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D.使后周的统治得以长治久安
2024-05-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长庆三年(823年),柳公绰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他经过邓县时,有两个官吏,一个犯贪赃之罪,另一个则犯玩弄文字、曲解法律之罪。众人皆以为贪赃者会被杀,然而柳公绰认为“赃吏犯法,法在;奸吏乱法,法亡”,遂诛杀“舞文”者。这印证了唐代后期(     
A.节度使对所辖区域可自主处刑B.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初步显现
C.地方治理呈现因俗而治的特点D.节度使成为州级最高行政长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元和二年(807年)至龙纪元年(889年),共有高级文官25人出任西川节度使,其中武元衡、段文昌、杜元颖、李固言等10人以宰相出镇成都,形成“硕德名儒”节度使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       
A.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B.说明唐朝中枢机构出现异化
C.得益于藩镇割据问题的解决D.是导致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4 . 唐代前期实行“统收统支”的高度中央集权财政体制,安史之乱后则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这一变化说明了(     
A.新式税法的实施B.中央权威的下降
C.农耕经济的衰退D.外贸税收的增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论述道:“吴越闽楚,据地皆甚促狭,亦竟各能维持数十年之割据政权,是可于经济上得一解释:即此等区域,经济上之发展,已达相当程度,非但各足以维持一政府机关,并足以维持相当之兵力以保守之。”该学者试图解释(     
A.中晚唐南北藩镇割据程度差异的原因B.五代与十国政权存在差异的原因
C.宋代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D.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原因
2022-11-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开元时(公元713—741年)年铸钱百余万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减为三十二万七千缗。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26—827年)只铸十三万五千缗。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则不到十万缗。能够说明这一情况的是
A.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铜矿开采技术长期不能更新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为削弱D.南方社会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2021-06-08更新 | 189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