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礼部侍郎王起建议:进士及第者的诗赋先送给中书门下进行详复,确认无误后由皇帝下敕,再由礼部放榜。然而在实操中,礼部多将及第的人名呈于宰相私第,待其确认无误后再放榜。这一现象(     
A.为朋党政治滋生提供了土壤B.优化了科举取士的程序
C.反映了君权受到相权的制约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2 . 唐代后期,海上交通尤其是南海交通迅速发展起来,其在8世纪中叶后在对外联系方面所起的作用超过了陆路交通。这一现象的出现(       
A.受到“安史之乱”局势的影响B.推动了“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C.使外贸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源D.导致唐朝与周边政权关系恶化
2022-12-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初,府兵服役时免租调,要自备武装、衣粮,因此大多选家境殷实之人,军队中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品官子弟。安史之乱后,主要募兵来源为失地农民和无业游民,军镇节度使实际掌管了征兵权,他们往往多征镇兵,士兵只知将帅而不知朝廷。这一变化(     
A.提高了政府军队的战斗力B.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C.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D.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德宗年间,宰相杨炎因与京兆尹严郢有隙,暗中指使御史弹劾严郢,致使严郢被降职。卢杞任宰相后,将严郢提为御史大夫,共谋治杨炎。为构成杨炎罪状,严郢无故逮捕了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以刑逼供,导致杨炎被流放至崖州。该现象说明(       
A.相权膨胀导致监察效果不佳B.唐代君主专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C.封建监察制度无法发挥作用D.朋党之争导致监察权力的异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天宝元年(742年)部分边防兵力分布简表,边防总兵力约占全国总兵力85%以上, 这反映了当时(     
节镇名称将领族属兵员/人马匹/匹
安西节度使胡人240002700
河西节度使汉人7300019400
陇右节度使胡人7500010600
朔方节度使汉人6470014300
河东节度使胡人5500014000
范阳节度使胡人914006500
剑南节度使汉人309002000
A.少数民族掌握地方大权B.重视边防建设应对分裂势力
C.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军事部署外重内轻潜伏危机
2022-11-29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朝长期以来,紵布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淮南道、山南道、江南道;丝织业的生产中心则是河北道等地。唐后期江南道紵布生产有所缩小,但其所产丝织绫得到许多人的追捧。这说明(     
A.手工业产品商品化不断提高B.人口迁徙促进手工业的传播
C.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得以平衡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以任意名目摊派赋税,造成杂税林立。780年,唐朝的粮税分配,中央提成额为215.7万贯,而地方留成额为1400万贯。这表明唐中后期(     
A.基层治理混乱B.中央集权弱化
C.赋税改革失败D.政府财政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悲剧故事,与这一故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隋末农民起义D.陈胜吴广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设置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下列各项中,描述“藩镇割据”局面的是(     
A.“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B.“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C.“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D.“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大运河漕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唐高祖至唐中宗时期,每年漕运粮食一二十万石;第二阶段为唐玄宗年间,岁漕粮二三百万石;第三阶段为唐宪宗以后,漕运日益衰落,岁漕粮多则四十万石,少则十万石。经由大运河的漕粮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是(     
A.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黄河流域农业的恢复
C.社会动荡和地方割据D.赋税制度的应时而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