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
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
A.政治局势影户数变化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完全转到南方D.南北方的经济差距拉大
2022-02-11更新 | 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2 . 黄巢起义的原因、概况和影响各是什么?
2021-11-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3 .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2021-11-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4 . 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安史之乱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3)安史之乱的影响是什么?
2021-11-1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代十国具体是指哪些政权?
2021-11-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6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见下表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走向衰亡篇)

材料三   公元75512月,边镇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见朝廷空虚,联合同罗、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发动了长达8年的战乱。……战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表格中的相关数据,概括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现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写出材料三中导致强大的唐帝国由强盛走向衰亡的“战乱”名称,并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统治者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富裕、人民幸福。
7 .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B.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D.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2021-09-20更新 | 81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8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黄巢起义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使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9 . 唐朝从贞观年间到长庆元年人口数量的变化基本情况如图:由此可知,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大量人口移民戍边
C.贞观之治人口繁盛D.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德国一个科研小组的报告指出,在过去15000年间,出现过冬季风很强的三个时期,……而最后一个时期约在公元700—900年间。依据材料,下列历史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A.气候干旱使汉与匈奴之间战争频繁B.成为唐末黄巢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C.气候灾害激化社会矛盾加速唐朝灭亡D.成为北方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1-08-27更新 | 186次组卷 | 5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