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安史之乱使唐朝出现一个很大的断层,可是唐朝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唐政权不仅在安史之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这一局面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较大(     
A.皇帝吸取教训稳定朝纲B.新设藩镇维持政权得以不崩
C.南方经济开发反超北方D.周边民族政权无力与唐抗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安史之乱后,因“北人南迁”所引发的生产技术变革,基本解决了大量人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存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江西、湖南)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在长江下游地区,北方移民还将其旱作农物——小麦——引入该地,稻麦复种制逐渐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普遍性的耕种制度。随着粮食产量的有效提高,长江下游地区的民众开始追求“高质量”发展,“茶桑、果、渔业、纺织、制瓷等多种商品性经营和海陆运输业发展起来,以扬州为发展龙头,苏州、江宁为犄角的三角形农业经济区在唐后期基本形成”。

——摘编自张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

材料二   唐代,江南地区的农具有许多改进,曲辕犁得到了推广,筒车也在南方各地的水田中得到应用,水利灌溉事业进步明显。《新唐书》记载,唐后期全国共修建水利工程101项,其中江南道达49项,居各道之首。北方先进的丝织技术此时也传到浙东;南海、广州和桂林的棉纺织业已全国闻名;南方矿冶业也有显著发展,有铜、锡开采的县数已超过北方。扬州是唐代造船业中心,洪州(今南昌)也是唐代的造船基地。大运河开通后,位于水陆商路交会点的扬州“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广州则发展为唐代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代后期,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江南各道,形成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

——摘编自张瑜《浅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指出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
2022-11-25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等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安史之乱后,地方军政长官经常以任意名目摊派赋税,造成杂税林立。780年,唐朝的粮税分配,中央提成额为215.7万贯,而地方留成额为1400万贯。这表明唐中后期(     
A.基层治理混乱B.中央集权弱化
C.赋税改革失败D.政府财政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后周世宗柴荣在诏令文武官员举荐人才的同时,要求被举荐者必须“强明清慎,公平勤恪”。被举者受任之日,举主必须署名。倘若被举者任官后贪污不公,或怯懦软弱,不但本人要受到惩处,举主也要酌情受坐。这一举措(     
A.加快了社会阶层有序流动B.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C.利于保证选官的公平公正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唐之官制,莫不善于节度使”。安禄山以节度使起兵,几覆天下。及安史既平,节度使成尾大不掉之势。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以邀命于朝。天子力不能制,则含羞忍耻,因而抚之。该学者认为(     
A.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B.政权存亡依赖藩镇的势力
C.唐后期皇权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唐后期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6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至隋磨坊市制更趋完善、规范,管理更为严格。每个坊区四周均筑有固墙。坊门天明击鼓而开,日落击鼓而闭,夜间不得随便出入。限制白天市场交易,市区之外不准交易。唐后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一些工商业发达城市的坊市制度渐趋废弛,政府的城市社会管理制度也随之更新。

——摘编自冯兵、黄俊棚《隋唐五代坊市制与城市社会管理》

材料二   唐末,政府出于迫切缓解财政拮据的现实需要,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并逐步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财富成为人们连求的目标和社会分层的依据,以出身为.标准的身份等级制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唐末的战乱沉重打击了不断衰落的门润士族,客观上促进了商人摆脱自身原有阶层的桎梏,一个新兴的富民阶层开始崛起。商人阶层自身也逐步认识到组织行会的重要意义,于是“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城市市民开始寻求用联合抗争的方式表达本阶层的观点,为自己发声,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市民阶层由此萌发。

——摘缃自冯兵《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末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朝后期,政府经常征调藩镇军队平叛战乱。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这反映出,唐朝后期的藩镇(     
A.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遏制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C.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D.重建和巩固了西北边防
2022-10-11更新 | 1037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选科调考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中晚唐河北灌镇之一“邢洺镇”的政治变迁状况。这一状况说明(  )
藩镇年份是否割据说明
邢洺755-774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乱平后763年起,为相卫节度使一部
775-820775年田承嗣盗据相卫,邢、磁二州为朝廷掌握
821-843821年起刘悟割据
844-881844年刘稹叛乱被平定
882-907882年起孟方立重新割据
A.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覆亡B.邢洺镇分裂为多个藩镇
C.藩镇割据引发农民起义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2022-06-21更新 | 427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地区,此外绝大多数藩镇,虽然也有重兵驻扎,但它们都是唐王朝控制下的地方政权,不是割据性质的藩镇。其节度使的调任和派遣基本上都由中央决定,其动乱多是内部兵乱,不是割据叛乱。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虽然不属于割据性质,但是由于它们各自不同的地理特点及其与唐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关系,因而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割据形势的发展。具体说就是,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最后黄巢起义打破了这种格局:举足轻重的中原型藩镇大部分被野心勃勃的朱温吞并;边镇动辄举兵犯阙;东南型藩镇也不再供给唐朝财源,唐朝的灭亡只待时日了。

——摘编自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

材料二   唐末“内为奸邪阉宦之所制,外为强臣藩镇之所遇,号令不出国门”。五代“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缠地”。连年社会动荡使得文化失序、道德沦丧。北宋建立之初,与抑制武将的措施相对应,宋代统治者大力扶持文人入任,以文人充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一直备受排挤的庶族地主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而日益壮大。宋代建国伊始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推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逐渐形成“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社会经济局面,大量国有土地转化为私有土地,土地的私有化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的变化,到宋代基本定型。

——摘编自杨钰胗《宋代士大夫政治的成因及其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藩镇势力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