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反映了唐朝天宝十四年至乾元三年户籍数、人口数和纳税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导致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统治权B.少数民族同中央政府矛盾激化
C.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现实需要D.中央政府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2 . 如表是中晚唐河北灌镇之一“邢洺镇”的政治变迁状况。这一状况说明(  )
藩镇年份是否割据说明
邢洺755-774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乱平后763年起,为相卫节度使一部
775-820775年田承嗣盗据相卫,邢、磁二州为朝廷掌握
821-843821年起刘悟割据
844-881844年刘稹叛乱被平定
882-907882年起孟方立重新割据
A.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覆亡B.邢洺镇分裂为多个藩镇
C.藩镇割据引发农民起义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2022-06-21更新 | 427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密度图。这反映出当时
A.户籍管理更加严格B.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全国人口大幅增长D.南方开发程度超越北方
2022-06-07更新 | 973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代幽州藩镇容纳了大量少数民族势力,他们融入幽州社会的主要方式是经商或者从军。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选择经商的人并未形成较大的商人群体,但选择从军的人却在军队中受到了高度重视。这表明
A.藩镇重视军事功能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B.中央集权面临着危机
C.朝廷缺乏有效的平叛策略D.疆域变化影响专权体制
6 . 《新唐书》写道:“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无所不为矣。盖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藩镇割据的现象B.两税法实施的结果C.唐朝灭亡的原因D.宦官专权的危害性
7 . 下表所示为历史学家张国刚先生对9世纪初叶的唐代藩镇的分类。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唐代的藩镇割据
类型地区概述
独立型藩镇河朔地区多为安史余孽盘踞﹐割据性强
防遏型藩镇中原地区归顺朝廷,听从调遣,对河朔跋扈藩镇行制约作用
防御型藩镇西北边地所设之军镇乃抵御外辱之需
财源型藩镇江淮流域承担着给国家输送粮食、财赋的职能
A.具有区域性与制约性统一的特点B.彻底解决了西北的边患问题
C.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022-03-26更新 | 79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杜甫的诗中有“乘搓消息断,何处觅张骞”的哀叹以及“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的描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丝绸之路的变迁B.边疆地区的失控
C.由盛转衰的历程D.对外交流的中断
2022-02-22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战争重心从原来的边疆地区变为内地,战争模式也由唐初流行的野战变为唐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比较普遍的城市攻防战。内地各处日趋注重城市防御,攻城难度增加,从而刺激了对抛石机等远射武器的需求。材料主要说明
A.战争重心从边疆变为内地B.安史之乱改变战争模式
C.现实需要促进技术的进步D.内地日趋注重城市防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